返回

七零美人攀高枝儿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31. 第 31 章 家里听谁的(1 / 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还在吵呢”

“嗯。”

张惠站在院子里, 即使门关得很严实,堂屋缝隙里飘出来的吵架声依然清晰可闻。

“别在这儿站着了,他们父女吵就让他们吵去, 走, 跟我去厨房做饭。”

“妈等等, 我先回房间看看涵涵。”

回房间看孩子的时候,要经过堂屋,朱水清歇斯底里的声音尖锐的像是刮骨刀一般。

下午的时候, 朱叔和她聊的正开心, 朱叔松口说拜师的事情, 朱水清一下爆发了, 为这个事情和朱叔吵起来。

朱水清特别生气,说一个外人都比她这个女儿得他的心是吧

朱叔脸上挂不住, 张惠借口去茶坊那边, 把她妈叫上一起走了。

等她回来, 父女俩在屋里关上门吵。

这都多久了

张惠不放心,想了想,去竹林那头隔壁朱二爷家,请他帮忙劝劝。

“为什么吵”

“可能是朱水清听到朱叔要收我当徒弟。”张惠虽然不想承认, 但是矛盾确实是因她而起。

朱二爷淡淡笑道“我就知道, 他早晚要收你当徒弟。你走前面带路,我去看看他们父女俩吵累了没有。”

张惠走在前面, 朱二爷突然说了一句“水清这个人说话有时候不过脑子,你也别往心里去, 不值当。”

张惠点了点头。

一小段路,几句话的工夫,就到了。

走到堂屋门口, 朱二爷上前敲门“是我,开门”

大门打开,朱二爷进去,大门砰的一声又关上。

厨房里。

陈丽芳咚咚咚地切土豆丝,眼都没抬“你朱叔真是命苦,早年间孩子小,怕后面娶的老婆欺负两个孩子,愣是没有再娶,一个人把一儿一女拉扯大。”

“现在孩子大了,女儿算计他,儿子不听话,他一个人孤单单地守着房子。我要是他,现在想想,还不如续娶个媳妇儿,至少每天有人陪自己说说话。”

这个话题,张惠不好接嘴。

张惠不好接嘴,朱二爷这个当长辈的说话却十分不客气。

毕竟,朱明山是朱二爷的亲侄子,比起朱水清,他更心疼朱明山,进去就把朱水清一顿臭骂。

“你爸一个人把你们兄妹拉扯大,让你风光出嫁,你还要你爸怎么样把他拉过去南山给你做面子还是给你打工”

朱二爷这话说得太了些,朱水清不敢置信“二爷,你怎么这么说我”

“我从小看你长大,你是什么人我还不知道你叫我一声二爷,我今天就教你一句,做人别那么自私,别搞得自己跟个孤家寡人一样,没个人和你来往。”

“咱们朱家村也不是没人了,你要是不是诚心来看你爸的你就别来,村里有的是孩子来看你爸。”

“生了你养大你,他也尽力了,我看你爸老了之后也指望不上你,你少来气他两回就算对你爸尽孝了。”

这些话,真是指着朱水清的鼻子骂,朱水清为自己辩解的话一句都说不出口,气得打开门扭头就走。

“这么晚了,水清”朱明山担心。

朱二爷拉住他“她从小在山里长大,你还怕她在山里迷路”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这个时候还没早,按她的速度,天黑之前肯定能下山,你别管她。”

朱二爷恨铁不成钢“以前我就跟你说过,孩子要宠,但是不能宠得没边了,看看你养大的儿女,再看看张家的儿女,就说张惠吧,张高义两口子宠孩子比你还过吧,你看张惠心思歪没歪”

到底是自己的女儿,朱明山叹息一声。

朱二爷拍拍他肩膀“水清自己也当妈了,让她回去自己想,她要还认你这个当爸的,想通了,她自然会回来找你,她要还是怨你,你就当没这个女儿。”

“你放心,朱家不会断子绝孙,以后你老了,村里的孩子都会照看你。”

朱二爷瞥他一眼“别看我比你大二十来岁,说不定我比你活得还久。要是运气好,我给你送终。”

朱明山无奈地笑了“二叔,别说这些不吉利话的。”

“有什么不吉利的这天下就没有长生不老的人,不管是贵人还是平民,终究会有尘归尘土归土的一天。”

“二爷,别说什么贵族平民,现在不兴讲这个,现在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

“你呀,该聪明的时候不聪明,不该聪明的时候尽说些耍小聪明的话。”

朱家以前出过制茶大师,家里也是挂了名的皇商,朱家主支里,朱明山这一脉的才能在制茶上,朱二爷家的能力,就在经商上。

朱二爷的爷爷和爸爸都特别会做生意,就是民国那会儿,朱家村出品的上品蒙山茶,在上海香港名流圈里,也是有名有号的。

后来家里的产业传到朱二爷手上,时局变了,家里产业都捐了出去,祖上置办的房产,只在省城老街留了一套祖上传下来的三进大院,还有祖宅外面那条街的几个铺子。

为了躲灾,祖宅和铺子签了契约借给街道办事处用着,街道办事处的负责人和朱家交情很深,算是换个法子帮朱家看着剩下的这点祖产。

朱家人向来仁义,无论是做生意还是接人待物,加上又捐了家里的全部产业,大家都领情,即使最乱的时候,朱家的房子也没让人占了。

朱二爷目光深沉“我说的话你愿意听就听,不愿意听就当我放屁,要说教育孩子,我也没比你好多少。”

“二爷,那也不是你的错,怪不到你头上。”

朱二爷摇了摇头“就这么早吧,我走了。”

晚饭做好了,张惠去叫朱叔吃饭,听到朱二爷说了这么一句就走了,背影看来十分落寞。

张惠实在好奇,吃完晚饭休息的时候,见朱叔心情好转不少,就问了出来。

“你别看二叔一个人住着,以前他也是有媳妇儿有孩子的人。”

朱二爷不愿意多说,只道“发生了些事情,二婶意外去世,我那个堂弟觉得,我二婶去世是因为二叔只顾着生意,没有照料好我二婶,堂弟读完书后就离家参军去了,再也没有回来。”

前些年有朱家人说在上海碰到过人,听说日子过得不错,已经在上海那边结婚生子了,生了两个孩子。

“二爷没去找”

“找二爷说当儿子的都不回来看老子,他当老子的还要觍着脸去求和”

父子俩之间的嫌隙很深,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二爷当初义无反顾地把家里产业全部捐了搬回山上住,未必没有赌气的成分。

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不说这些不高兴的话,拜师这事咱们要商量商量,选个好日子。”

陈丽芳脸上笑开了花“该的,不仅要好好商量,还要选个好日子。等日子选好了,还要叫家里人都来一趟。”

“很是”朱明山已经下定了决心。

定日子这事儿不用张惠操心,朱二爷已经把日子选好了,九月十八号就是好日子。

张惠有个事儿要做,要在拜师礼之前,做一份她最高水平的茶叶出来,拜师礼的时候要拿来祭拜朱家的先人,还要用来待客。

祭拜朱家的先人张惠有些紧张。

“这都是惯例了,你不是朱家人收的第一个外姓弟子,以前外姓弟子行拜师礼都是这样做的。”

张惠怕自己丢人,一下勤快起来,每天都跟朱叶他们上山采茶,制作茶叶的时候越发用心,就是想拜师礼当天不被人挑刺儿。

回家报信陈丽芳准备自己去,顺便再带些东西过来,拜师礼势必要办得体面。

陈丽芳要走的头一天,江明彦来了。

陈丽芳一拍大腿“我差点把你给忘了。”

江明彦一进门就看到他岳母兴高采烈的模样,他笑着问“妈忘了什么”

“忘了你要来。”

胖胖小跑过去“姑父,有肉肉么”

“有,从家里拿了腊肉和腊鱼,在山下买了两斤五花肉,一条猪腿。”

“赶紧把背篼放下来。”张惠拿了张湿帕子过来。

江明彦放下背篼,拿过湿帕子擦脸“妈这么高兴,有什么好事”

“还能有什么,惠惠被老朱收为徒弟呗,日子都定好了,九月十八号拜师,我刚想说明天回去通知你和你爸。”

“好事儿啊”江明彦含笑道“前几天爸回来,给我一小包惠惠做的茶,惠惠这么有天分,我就知道一定会被朱叔叔收进门。”

“那可不是嘛。”陈丽芳乐开了花,在这方面她和女婿有得聊。

陈丽芳可是见证了女儿从开始学制茶到现在入门的全过程,现在说起来,满心都是骄傲。

“惠惠从小到大没吃过这些苦哦,上午上山采茶,下午制茶,每天忙完回来倒头就睡,涵涵都顾不上。”

“后来习惯了,没那么累了,每天做完茶叶回来还要学习,记笔记,带上来的笔记本都用完了,比她前些年考高中还认真。”

“辛苦你了”

“我自己愿意的,不觉得辛苦。”张惠挺乐在其中。

江明彦眼里的心疼藏都藏不住,不用岳母说,刚才他一看到媳妇儿,就知道她瘦了很多,现在握住媳妇儿的胳膊,手腕细了一圈。

张惠摸摸脸颊“朱叔家里也没有个镜子,我是不是瘦了些”

“嗯,原来脸上还有点肉,现在跟怀涵涵之前差不多。”

张惠高兴道;“那可太好了,我还怕自己瘦不下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