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台市在国家坚定走经济发展道路之前,只是个县级编制,后来国家经济发展起来了,由于是海滨城市,发展迅速,经济总量逐年猛增,被升级为地级市。所以虽然是地级市,但面积只不过是县那么大,下面直辖的是镇,而不是县或者地级直属区。
老廖进了市区后,停车找了家饭馆草草填饱肚子。吃晚饭,结账的时候,老廖问服务员道:“请问梨花镇怎么走啊?”
服务员听老廖的口音,愣了一下,这不分明是梨花镇口音,怎么还问梨花镇怎么走呢?不过客人就是上帝,缓声道:“先生是归国侨胞吧?出去多少年了?”
老廖也懒得辩白,只是继续问道:“你们店里有地图吗,借我一本或卖我都成。”
服务员听了,觉得在理,这人说梨花镇的口音,年纪也不大,跟他解释了梨花镇怎么走,可它连梨花镇在那个方向都搞不明白,还真是不如给他地图呢,答道:“先生,对不起,我们这是饭店。不过对面就有个书店,应该有地图卖?我去帮你买一本也成。”
廖学兵飚了一路的车,也挺累的,正好休息休息下,点头同意了,额外又多给了服务员十块钱。过了大概五分钟,服务员把地图送了过来。老廖说了声谢谢,端详了地图半天才明白怎么走,然后出了饭店,发动哈雷机车往梨花镇赶。
其实这么着急赶来梨花镇,失去了记忆地廖学兵最想证实地便是那个每每想起来让自己心酸的“廖华强”是不是还在这里?他到底跟自己什么关系?如果他在这个镇,那他会不会知道自己地过去。一般来说,失忆的人。到了最熟悉地地方就可以恢复记忆。这也是廖学兵来这的第二个原因。
到了梨花镇,最繁华地是梨花大道。以前这里的许家兄弟就在最黄金的地方建了个别墅,不过后来被从中海回来为谢老头复仇时干掉了。在梨花大道找了家茶馆,老廖坐在靠窗的位置自斟自饮。外面听着的哈雷机车围着一大群好奇的小孩子,对哈雷机车又拍又摸,老廖想着心事,也没有去管它。小孩子见没有人管,几乎是玩疯了。就差没有拔掉线路自行接起来开着去玩了。都是乡里乡亲的,茶馆地伙计吆喝了几句小孩子不管用,也懒得管。
老廖坐在靠窗的座位上怔怔发呆,望着梨花大道上来来去去的人群,鼻子里嗅着好像十分熟悉的气息,乡土的气息,极力去回想往事。可是仍旧什么也想不起来。百无聊赖地坐了一会,觉得没什么意思,打算去找人问下廖华强是谁,他家在那里?
就在这时,茶馆进来一个穿着十分体面的中年男人,身材高大,国字脸,戴着一副眼镜,干练优雅。进来后,打量了一眼茶馆。大咧咧地坐在了廖学兵的对面。
老廖正起身要走,看对面坐了个人。禁不住又多打量了一眼,觉得对方似乎有些面熟,可又想不起是谁。对面地人身体颤抖了一下,似乎也处在震惊中,不停地打量廖学兵。过了好一会,才缓声说道:“大兄弟,一个人喝闷茶啊?不如一块喝吧?算我请客!”
对方这么一说。老廖也不好意思走了。反正也没个目的,不如跟对方聊聊。也许还能有点头绪,于是叹了口气道:“好吧!”然后也不多说话,一声不吭的。
对方见老廖不想说话,递过手来跟老廖握手,然后自我介绍道:“兄弟,我叫常子才,在镇台市那边挣口饭吃。兄弟,你呢?”手掌力道十足,一脸的和蔼,瞧那样子想是在跟自己多年的好友打招呼。
老廖初听了“常子才”这名字,倒是感觉有点熟悉,喃喃念了几遍,确信自己从未听过,跟常子才握了握手,坐下来后,笑道:“常大哥,小弟姓廖名学兵,现在在秋山市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