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群芳谱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112章 坐井观天(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秦钟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很是肯定着。

“嘻嘻,待会你可得给长乐姐姐画一幅画!”

“就是如你为我画的那幅画一样。”

郡主指了指远处桌案上的一些笔墨纸砚,一切都是现成的,只需要神医花费一些时间就好了。

“你为璇儿画的那幅画……很独特。”

“很大胆。”

“却也的确不错。”

“明儿,你就要前往恒王兄那里为赞善了,恒王兄性情……你在宫里应该也有所知。”

提及那幅画!

长乐公主便是扫了郡主一眼,那幅画看上去很有些意蕴,除了某些地方不合礼仪。

待会神医作画,自己就在这里,应该不会有异样。

皇爷爷和父皇对神医的赏赐,自己也知道,堪为丰厚,主要是恭王府这里的赏赐在前。

若是少了?

颜面不好看。

是以,唯有神医受益了。

皇爷爷之命,让神医为太医院御医,实则还是很好的,神医的医术已经得到三次检验。

绝对不俗。

足堪为御医。

至于恒王府赞善?

则是父皇定下的,自己在宫里听得这个消息,还异常惊愕了一下,父皇是否太随意了?

神医为御医其实还好,随时相召入宫诊治就行了。

为赞善!

品级先不论,一则,神医年纪有点,尽管个头不低,看上去不像十岁的人。

二则,神医前往的是恒王府!

恒王兄的府邸。

恒王兄!

恒王兄提前一年开府,不是没有缘由的,实在是他在宫里……待不下去了。

继续待在宫里,真要出事了。

反正恒王兄的性情比较豪放、不羁、食色性也……,神医在恒王府为赞善。

按照赞赏的职责,是属于辅佐恒王兄,规劝恒王兄诸般事以礼仪大之,接下来就不好了。

“恒王殿下!”

“性情中人!”

对于恒王殿下的性子,宫中虽只是接触了数个时辰,然而可窥一般,再加上王爷那里所言。

心中有数。

其实都不算事。

如果京城上下的所有贵人都一一爆料,那么,秦钟相信恒王殿下、王爷肯定还属于巫的行粒

拿宁国府的贾珍那货来,好家伙……府上稍有颜色的丫鬟媳妇都要受用。

禽兽啊。

以至于姐姐想要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丫鬟都找不到。……

以至于姐姐想要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丫鬟都找不到。

如果贾珍那货有了恒王殿下那般的权势、地位,可以预见,只会更加的放肆。

“性情中人?”

“你也喜欢恒王兄的作风?”

“听璇儿,成章对你也很是……欣赏?”

长乐公主秀眉一挑,端量了某人一眼。

某人恒王兄是性情中人,莫不是也喜欢那种性情?喜欢恒王兄的放荡不羁?

尤其!

恭王府的世子项成章貌似也喜神医。

难道他们三人是一丘之貉?

不应该啊。

以自己的眼光看过去,神医应该不是那种人,更别……自己也看过医道的。

也知道一些事情。

神医这个年岁……就算想要性情一些事情,也是有心无力的,玉面微红,摒弃杂念。

“神医!”

“你可不要和我王兄学坏了,就我王兄那样的,如果不是母妃性子好,一揍他八次!”

郡主也是劝着。

这两日神医刚到府上,便是被王兄拉走,似是言谈甚欢?这可不是好事。

项成章不是好人!

起码不是君子!

整就知道在自己的院子里,和若云她们做一些……令人不齿之事,父王都过他几次了。

“……”

“咳咳,其实……我这个赞善还没到恒王府呢。”

秦钟汗颜。

还没上任,就和自己道那些?

还迎…长乐公主和郡主是那样看到恒王殿下以及王爷的,怎么……也算亲近的本家吧。

“昨个,你还和我呢。”

“近朱者赤!”

“神医……如果恒王兄有改,你肯定会有赏赐的。”

郡主再次提起一事。

“待你前往恒王兄府上就知道了。”

“他提前在京城开府……是有缘由的。”

“罢了。”

“不提那些了,神医,此行一路上见到荣国府的那位林家黛玉以及贾家探春。”

“二饶确很好。”

“尤其黛玉,她的诗文礼仪很得我心,路上所做的两首诗我也很喜欢!”

“她本家苏扬之地,是荣国府舍亲之人。”

“你也是因替她诊治病情,才将她荐于璇儿,让璇儿带她出城一游,你这个神医……还真是周到!”

“那位贾家探春……一路上,也有所知,固然庶出,也是不俗的人儿,性情朗阔,不为拘。”

“这一点同璇儿很像!”

“出游治病……黛玉的病情多久可以痊愈?”

长乐公主自旁侧的一位侍女手中取过络子,将先前手中的美玉覆盖,缓缓编织着。

璇儿进而出城。

兴趣之下,便是跟来,不想……还见到了两个人,两个妙人,很得自己之心的人。

形容样貌,都是上好的。

音容礼仪,也是上佳的。

诗词歌赋,也都有涉猎,荣国府……对于后辈子女的培养倒是不错,宋贵妃身边的元春,自己也认识。

也不错。……

也不错。

怪不得神医要前往贾家义学读书。

就是这般治病救人,真的有效果?长乐公主不确定,倒是呼吸吞吐城外的气息,的确令人感到愉快。

“林家姑姑的病情,欲要痊愈……很难很难。”

“唯有尽可能的恢复正常人模样,想到达到那个层次,需要数年之功。”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便是那个道理。”

“每一次前来城外吐纳清新之气,便可以换掉体内的病患之气,若然长时间居住在城外,自然速度快一些。”

“不过,碍于规矩,那个想法自然很难。”

“而且,归城之后,若是超过十半个月不能沐浴清新,也会被体内新生的病患之气覆盖先前好转。”

“这是一个很慢的过程。”

“既然如我手诊治,自然想要将其完全治愈,于荣国府老太君那里,怕是不允。”

“便是相托郡主了。”

“郡主之心仁德。”

相谈甚欢?

长乐公主还夸赞了林伶俐、探春姑姑,倒也在预料之中,林伶俐自然是不俗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