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觉得尉迟大人所言不错……”
“王大人,朕问你的是,你觉得朕该不该出去……”
铁喜一字一顿的说道。
爱惜羽毛?也得看他这个当皇帝得给不给他这个机会。
他最后这句话,几乎是冷笑得说出来得。
满朝的文武现在都安静下来了,每个人得目光都看着王志忠。
实际上,现在这个情况,众人也都明白了,皇帝陛下已经是打定主意了,谁也改变不了。
王志忠本来是想全程不吭声,一切顺着铁喜得意思走就行了,反正皇帝已经打定了主意,自己说不说话都一样,可现在皇帝明显不想留给他任何回旋得机会。
王志忠听完铁喜的话后,只能深吸一口气,说道:“臣觉得陛下南下可行……”
“王大人是真心这么想得吗……”铁喜接着问道。
“不敢期满陛下,臣自然是真心这么想得。”
铁喜看着回话的王志忠,轻笑一声:“既然王大人说得是真心话,那朕就有些好奇了,为什么王大人会赞成朕走这一趟呢,也说给众位大人都听一听,让众位大人看看,王大人说的有没有道理。”
皇帝在故意为王志忠。
谁都看出来了。
马宝义,孙跃,柳斌这些心思活跃的,更是已经在猜测铁喜的用意是什么。
莫非又要换人了?
武将们则是眼观鼻,鼻观心,一声不吭的当没听到。
对于皇帝的用意,王志忠心里十分清楚。
王志忠脸色如常,高声说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对陛下一样适用,陛下虽是大宋的皇帝,却从未走出过这东京城,只有亲自出去看到了百姓的生活,才能更好的治理大宋,同时可以顺路考核江南以及成都府的吏治。”
铁喜听完王志忠的话后,点了头:“不错,朕也是这么想的……众位大人为何不说话,若是都无别的异议,南下之事,便就此定下了。”
铁喜说完后,官员们面面相觑,而后在尉迟江晚的示意下,很多官员纷纷上言附和。
形势一片大好。
就连原本很反对的马宝义,此刻一句话都没有。
皇帝想要出宫的消息,不是第一次传出来了。
更何况大宋如今国库充盈,外无敌患,想要出去走走也很正常。
最重要的是,王志忠,尉迟江晚两个人都已经明确表态了,其他的官员也都没用了。
铁喜正想说这件事就这么定了的时候,一个官员突然站了出来:“陛下,臣觉得陛下出宫之事非同小可,如此迅速的定下,实在不妥。”
听到这句话,所有官员纷纷转过头看去。
铁喜也皱眉看向他。
孙家碗在铁喜耳边低声说道:“陛下,此人乃鸿胪寺主簿谢晓东。”
铁喜点点头。
尉迟江晚面无表情看向谢晓东:”今日不定,应放在何日定下?你觉得陛下不该南下,直接说理由便是,何必遮遮掩掩的。”
谢晓东被尉迟江晚用这么重的语气质问,说不害怕是骗人的,但气氛都到这里了,他这时候后悔已经晚了。
他只能硬着头皮开口说道:“尉迟大人,下官只是觉得,陛下出巡,虽有好处,一样也有坏处,无论是路线,还是目的地,还有随同官员和护卫,以及需要花费多少银两,是否需要补偿当地百姓……这些事情都应该先算好,再定。”
“这些事情,散朝之后,户部自然会去计算。”
“先计算出来,陛下和诸位大人不是也可以商量,看哪里需要增加,哪里需要减少,或者花销太大,暂缓等等……”
尉迟江晚深吸一口气,正要开口反驳,却被铁喜拦下了。
“南下之事,今日便定下了,不必多言,不过谢大人刚刚所言也有些道理,花费终究是要算出来的,这样,尉迟大人,朕此次出行,就全程交由你负责,散朝之后,你便去户部开始商议核算,对了,将谢大人也带上,看看一共需要花费多少银子,若是花费巨大,朕自会减少行程。”
“微臣遵旨。”尉迟江晚赶忙应道,脸上的笑容几乎快要压不住了。
铁喜站起身,淡淡的说道:“退朝……”
而后,转身离开。
百官立刻跪送……
王志忠抿着嘴唇,脸色有些苍白,他知道,这次自己的左右不定彻底惹怒了皇帝,因此才毫不商量的将出行的主事交给了尉迟江晚。
铁喜的背影消失后。
众多大臣才慢慢起身,一边讨论着,一边朝着大殿外走去……
“你说,陛下此次出巡,会不会带上咱们啊……”
“你没听到吗,陛下说,这件事让尉迟大人全程安排,带还是不带,不都是尉迟大人一句话的事情,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去拜访尉迟大人…”
大部分官员并不会关心皇帝出宫有多少花费,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利益,倘若皇帝出巡的时候能带上自己,无疑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并且还被记录在册,流传后世。
尉迟江晚看向身旁的王志忠,笑了笑说道:“王大人,这件事虽是陛下定下的,但本官也不是那种吹毛求疵的人,你我人情,便再这件事上了了。”
“只希望王大人能见好就收,不要图添麻烦。”
王志忠脸色变了变,冷笑:“尉迟江晚,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本官是什么意思,王大人心里比谁都清楚,想来也不会做糊涂事。”尉迟江晚说完之后,便转身朝着大殿外走去。
王志忠因为爱惜羽毛惹怒了皇帝,对尉迟江晚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惊喜。
他作为主事,手里的权力可以说再此时此刻,仅次于皇帝本人。
京城官员想要随行?
当然可以,交好我尉迟江晚就行。
地方官员希望能给陛下留下印象。
简单,交好我尉迟江晚就行。
武将们想要再陛
没问题,交好我尉迟江晚就行。
可以说,经历了这件事后,尉迟江晚的势力将会无限膨胀起来。
看着尉迟江晚的背影,一向沉稳的王志忠都有些想踹他一脚了。
他现在就是后悔。
当初实在不应该为了对付董妃,给尉迟江晚上位的机会,否则,他想走到今天这一步,至少也要等他退下来才有可能。
一直在王志忠身旁站着的周启山叹了口气,说道:“王大人,莫要生气,天要让其亡,必先让其狂,给他骄纵又如何,不要忘了罗守珍的下场。”
听到周启山的话后,王志忠没说话。
他知道,尉迟江晚和罗守珍是不一样的。
他更看清了铁喜打的注意,皇帝不允许文官们铁板一片,即便尉迟江晚倒了,也会有下一个尉迟江晚。
“唉,走一步看一步吧。”
………………
朝会之后。
尉迟江晚果然成了朝堂里的香饽饽。
一整天下来,尉迟府之外,官员络绎不绝。
不仅仅有文官,也有武将。
尤其是那些刚从大越回来的武将后代们,朝廷并没有立刻给他们安排军职,此次陛下南下,无疑是一个机会。
尉迟江晚也很享受这种感觉,一整天下来,笑容就没有消失过。
一天时间,尉迟江晚便安排好了章程,而后带着奏章去了垂拱殿。
铁喜将奏章翻阅一遍后,点点头同意了。
不过,他倒是提了几个要求。
第一,这次出门,董妃也要跟随。
第二,尽量不要扰民。
第三,不允许沿途修建行宫。
最后一点是以防地方官员为了讨好圣心,大肆敛财挥霍,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尉迟江晚将铁喜的要求一一几下后,才离开
尉迟江晚离开垂拱殿后,铁喜看着手中的奏章,摇了摇头,这尉迟江晚的心眼也太小了,上次王志忠对他使了绊子,他这么快就要报复回来了。
皇帝出行,大宋的重要官员们自然都要跟随,王志忠也是其中之一,但再这封奏章上,王志忠的名字却排最后。
铁喜完全能想到,当太监宣读人选的时候,王志忠的名字被最后一个念出来,后者的脸色得有多难看。
铁喜将手中的名单交给了身旁的孙家碗,笑着说道:“人都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这小人报仇,一夜嫌晚啊。”
孙家碗也露出苦笑得表情。
尉迟江晚这一手,完全可以说是挑衅了。
孙家碗脸色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先是不经意间观察一眼皇帝陛下的脸色,看到皇帝陛下并无生气的神态,才恭恭敬敬的说道:“陛下,尉迟大人应该没想那么多吧。”
“呵,你这人,就是想两头不得罪,他没想那么多才见鬼了……”
孙家碗赶忙低头:“奴婢不敢有那心思,奴婢只是觉得尉迟江晚不是气量那么狭小得人。”
铁喜也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他转口说道:“你让刘志,岳山前来见朕,尉迟江晚再忙了,他们也别闲着。”
“朕有些话要叮嘱他们二人……”
“是,陛下,奴婢这就去办。”孙家碗说完,才弓着身子,倒退离开。
“刘志现在怎么样了……”铁喜忽然问道。
孙家碗听到之后,连忙回答铁喜得问题:“陛下,胡百道出事后,刘志确实老实了一段时间,不过也就只有一段时间而已,他现在又开始动心思了。”
“只希望王大人能见好就收,不要图添麻烦。”
王志忠脸色变了变,冷笑:“尉迟江晚,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本官是什么意思,王大人心里比谁都清楚,想来也不会做糊涂事。”尉迟江晚说完之后,便转身朝着大殿外走去。
王志忠因为爱惜羽毛惹怒了皇帝,对尉迟江晚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惊喜。
他作为主事,手里的权力可以说再此时此刻,仅次于皇帝本人。
京城官员想要随行?
当然可以,交好我尉迟江晚就行。
地方官员希望能给陛下留下印象。
简单,交好我尉迟江晚就行。
武将们想要再陛
没问题,交好我尉迟江晚就行。
可以说,经历了这件事后,尉迟江晚的势力将会无限膨胀起来。
看着尉迟江晚的背影,一向沉稳的王志忠都有些想踹他一脚了。
他现在就是后悔。
当初实在不应该为了对付董妃,给尉迟江晚上位的机会,否则,他想走到今天这一步,至少也要等他退下来才有可能。
一直在王志忠身旁站着的周启山叹了口气,说道:“王大人,莫要生气,天要让其亡,必先让其狂,给他骄纵又如何,不要忘了罗守珍的下场。”
听到周启山的话后,王志忠没说话。
他知道,尉迟江晚和罗守珍是不一样的。
他更看清了铁喜打的注意,皇帝不允许文官们铁板一片,即便尉迟江晚倒了,也会有下一个尉迟江晚。
“唉,走一步看一步吧。”
………………
朝会之后。
尉迟江晚果然成了朝堂里的香饽饽。
一整天下来,尉迟府之外,官员络绎不绝。
不仅仅有文官,也有武将。
尤其是那些刚从大越回来的武将后代们,朝廷并没有立刻给他们安排军职,此次陛下南下,无疑是一个机会。
尉迟江晚也很享受这种感觉,一整天下来,笑容就没有消失过。
一天时间,尉迟江晚便安排好了章程,而后带着奏章去了垂拱殿。
铁喜将奏章翻阅一遍后,点点头同意了。
不过,他倒是提了几个要求。
第一,这次出门,董妃也要跟随。
第二,尽量不要扰民。
第三,不允许沿途修建行宫。
最后一点是以防地方官员为了讨好圣心,大肆敛财挥霍,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尉迟江晚将铁喜的要求一一几下后,才离开
尉迟江晚离开垂拱殿后,铁喜看着手中的奏章,摇了摇头,这尉迟江晚的心眼也太小了,上次王志忠对他使了绊子,他这么快就要报复回来了。
皇帝出行,大宋的重要官员们自然都要跟随,王志忠也是其中之一,但再这封奏章上,王志忠的名字却排最后。
铁喜完全能想到,当太监宣读人选的时候,王志忠的名字被最后一个念出来,后者的脸色得有多难看。
铁喜将手中的名单交给了身旁的孙家碗,笑着说道:“人都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这小人报仇,一夜嫌晚啊。”
孙家碗也露出苦笑得表情。
尉迟江晚这一手,完全可以说是挑衅了。
孙家碗脸色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先是不经意间观察一眼皇帝陛下的脸色,看到皇帝陛下并无生气的神态,才恭恭敬敬的说道:“陛下,尉迟大人应该没想那么多吧。”
“呵,你这人,就是想两头不得罪,他没想那么多才见鬼了……”
孙家碗赶忙低头:“奴婢不敢有那心思,奴婢只是觉得尉迟江晚不是气量那么狭小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