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子婴为大宋鞠躬尽瘁一辈子,很多人都不喜欢他,但没有人敢说自己不敬佩他,因此姜超才不想看他后半辈子永远圈在那个小院子里。
这次也是因为听说付子婴也来了成都府,才匆匆过来。
不过,刚到官驿,却得知付子婴已经离开官驿,回了苏州。
姜超一阵失望,琢磨着等手里的事情处理完之后,再去一趟苏州。
出门行走了一年多再回来,付子婴也有一种别样的感受。
这些天,一直再书房中整理见闻,没有出去过。
刘磊等一行人将付子婴送回了苏州后,因为之后还要陪付子婴再去一趟成都府,所以也没有离开,继续留在付子婴身边。
入秋的东京,已经能看到树上跌落的黄叶。
炎热的季节刚刚过去,对于东京城的人,现在正是最舒服的季节。
垂拱殿中。
脸上已经几乎看不到任何稚嫩的铁喜正坐在书案之前,看着从枢密院送过来的奏章。
现在的铁喜也终于踏入了人生最巅峰的年纪,二十二岁。
桌上的奏章有很多,全部都是从南方送来的。
里面的内容也出奇的一致,都是说整个江南各地得知皇帝陛下要来之后,出现的种种异状。
什么天光,什么龙气,什么神仙……
铁喜看着这些奏章,都想要叹气了。
铁喜大略扫完之后,忽然抬头看向孙家碗。
“张爱一直都想和朕出宫看看,可惜他没等到这个时候,朕让你准备的东西,你准备好了吗。”
铁喜说完之后,心里又叹了口气。
他年纪不大,但经历的离别却不少,自小从父母身边离开,然后是皇祖父,再到张爱……
“陛下,张公公的遗物奴婢都再房中保存着,不敢遗失……”
“南下之时,你便随身带着,这样也算是告慰他的在天之灵了。”铁喜淡淡说道。
“是,陛下……”
人都会死,早晚而已。
铁喜有时候也会忍不住想,轮到他的时候,他会是一种什么心情呢?
铁喜不否认,他怕死,他想活的更久更久一点。
他甚至怀疑,等他老了的时候,会不会也像秦始皇那样追求长生呢?
不知道,没有答案。
铁喜嘱咐完了孙家碗之后,想了想,又开口说到。
“等年末的时候,让董妃先到沧州府去,太皇太后的话,愿意去就一起跟着,不愿意也不要强迫他。”
孙家碗听到之后,赶忙应道:“是,陛下。”
天子下江南,带着先帝的妃子自然不妥,但他也不可能自己离开东京时,将董妃留在这里,所以让董妃先走是最好的办法。
董妃这么多年,再大宋多次辗转,想来也习惯了。
安排完了孙家碗之后,铁喜便站起身来,慢慢的走下台阶,朝着垂拱殿外走去。
孙家碗赶紧跟在后面。
铁喜出了殿门,感受着扑面而来的风,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他记得自己刚继位时,雄心壮志,想要成为一名英明的君主,可是这么长时间下来,他发现自己的心态变了很多。
这样也可以。
没什么大不了的。
让别人去做吧。
他今天休息一下也无所谓。
种种念头贯穿了他的每天。
当然,铁喜也清楚。
自己不是圣人,即便是真的圣人,也不可能做到所有事情。
他只能在享受之后,忽然想起来,然后努力一段时间,接着继续享受。
缠膜顿了许久后,铁喜忽然开口说道:“姜超现在在哪里?”
“陛下,姜公公现在应该在成都府。”
“尉迟江晚呢。”
“这两日就准备回京了。”
铁喜闻言点了点头:“朕曾对尉迟江晚说过,阵仗不用太大,更不要叨扰百姓,可他好像并没有按照朕说的去做。”
对于江南和成都府的事情,铁喜都是清清楚楚的。
“陛下,尉迟大人,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天子南巡,不可能和寻常百姓一样说走就走,沿途的守卫,还有其他事情,说一点不打扰百姓是不可能的。”孙家碗轻声说道。
铁喜知道孙家碗说的也是实情。
即便自己再怎么强调不能扰民,可
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能办到的十七年刚刚。
别说皇帝了,就算东京城的要员出去办事,也会给当地百姓带去不少麻烦。
“朕不是怪他,只是多少有些无奈……”铁喜叹了口气说道。
“陛下仁慈,乃百姓之幸……”孙家碗开口说道。
…………
这次南巡,铁喜不打算带着赵姝一起去,因此,这段时间来赵姝这里的次数就比较多。
一直陪着赵佑宁玩闹的小太监们远远的就看到了铁喜,早早的跪倒在地上。
赵佑宁看着周围的玩伴们突然跪下,脸上充满了不解:“干什么干什么,我让你们跪了吗,你们就跪,赶紧起来陪我玩!”
小太监们谁都不敢吭声。
铁喜走近了,正好听到赵佑宁的话,微微蹙眉。
赵姝收到了消息,朝着铁喜这边走来。
看到皇后过来了,铁喜到底什么都没说,转头看向赵姝。
他虽然没有开口训斥,但是心里将这件事记下了。
皇后的儿子。
就是未来的太子,就是大宋朝除了铁喜之外,最重要的人。
这种背景之下,赵佑宁虽然还是一个孩子,但也早早养成了霸道的习惯。
“赵佑宁……”
听到有人叫自己,赵佑宁转过头来,抬起头正看到自己的父皇,一张小脸顿时露出笑容。
“父皇,抱抱……”
赵姝也到了跟前,铁喜不想让赵姝看到自己的不悦,和往常一样将赵佑宁抱起来:“这段时间有没有乖乖听母后的话。”
“听了,母后今天都说我可乖了。”赵佑宁笑着说道。
听完儿子的话后,铁喜转过头看向了赵姝:“身子怎么样了。”
“和前些天没什么不同。”
赵姝轻声说道。
她又怀了铁喜的孩子,这次身体显然比第一次好多了。
铁喜点了点头,而后简单的说了两句话后,铁喜便抱着赵佑宁,跟赵姝一起走进身后的宫殿。
铁喜在皇后这里用了餐,又休息了一阵。
这期间,铁喜一直在悄悄观察赵佑宁,越看越心里越摇头。
赵佑宁和赵晨完全不同。
赵晨虽然有小心思,但为人和善,也可能是因为早就清楚他不可能接近那个位置,所以心态很好,不争不抢,什么时候都显得十分客气,甚至可以说卑微,这一点铁喜早就发觉到了。
赵佑宁不一样,霸道,任性,无论对任何人,永远都是居高临下的姿态。
看着这些,铁喜心里面生出了一丝担忧。
铁喜和皇后分开后,表情就沉了下去。
孙家碗跟在铁喜的身后,他早早就看出皇帝陛下的情绪有些不对,可他们却不知道铁喜为什么会突然这样,所以也不敢随便询问。
铁喜回到垂拱殿中,心里面还想的这些事。
人的性格虽然是后天养成的,但也小时候什么样,长大基本不会改变。
赵佑宁小小年纪就这般霸道,成年之后,岂不是更加的狂妄,看来,自己还是需要多注意下赵佑宁的教育。
他是大宋未来的皇帝,若是废了,对整个大宋的影响都会非常大。
皇帝不仅仅需要有能力,更需要有一颗仁心。
…………
深夜。
高丽的天气已经有些寒冷了。
瑞王府不远处,上百人穿着黑衣,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的靠近瑞王府。
高丽对于兵器的管制很是严,因此这些人手中都不是什么正规武器,而是镰刀锤子等等干农活的工具。
带头的是高丽的士族,其中一人更是姓王,自称王敏的侄子。
这些人在高丽已经筹划数年,才聚集起这么一批人呢。
领头的中年男子名为王洪伟,脸色惨白,穿着一身粗布衣服,在他身边围绕着几名少年。
这些少年郎和壮汉全部都是高丽原先士族的后代,因为属于旁系,所以宋军清洗高丽的时候,没有波及到他们。
可是,他们虽然躲过了大清洗,但生活却和过去不能同日而语。
不但身份从士族变成了平民,就连生活条件,也从过去的吃喝不愁,变成了一个普通靠种地才能糊口的农户。
这个时候,一个自称是王敏叔叔的高丽王室幸存者出现在了他们视野里。
王洪伟的出现,让不少人的心思再次活跃起来。
这里是高丽的土地,他们是高丽的士族,他们应当在这片土地上享有特权。
于是,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开始谋划。
计划非常简单,便是劫持赵煜。
王洪伟等人看来,只要他们可以劫持到赵煜,就能让大宋的官兵不敢轻动,随后他们可以借此机会联系各地残存下来的士族,共同起兵,反攻大宋。
高丽的土地,属于高丽人。
倘若复国成功,他们便都是从龙之臣。
一行人到了瑞王府附近的一处巷口停下,所有人目光聚集在王洪伟身上。
王洪伟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板,说到:“大宋杀我国民,抢我土地,毁我宗庙,我王洪伟对天发誓,定要光复我高丽,今日便用大宋瑞王赵煜的头颅祭旗,高丽的勇士们,跟我一起冲。”
“陛下仁慈,乃百姓之幸……”孙家碗开口说道。
…………
这次南巡,铁喜不打算带着赵姝一起去,因此,这段时间来赵姝这里的次数就比较多。
一直陪着赵佑宁玩闹的小太监们远远的就看到了铁喜,早早的跪倒在地上。
赵佑宁看着周围的玩伴们突然跪下,脸上充满了不解:“干什么干什么,我让你们跪了吗,你们就跪,赶紧起来陪我玩!”
小太监们谁都不敢吭声。
铁喜走近了,正好听到赵佑宁的话,微微蹙眉。
赵姝收到了消息,朝着铁喜这边走来。
看到皇后过来了,铁喜到底什么都没说,转头看向赵姝。
他虽然没有开口训斥,但是心里将这件事记下了。
皇后的儿子。
就是未来的太子,就是大宋朝除了铁喜之外,最重要的人。
这种背景之下,赵佑宁虽然还是一个孩子,但也早早养成了霸道的习惯。
“赵佑宁……”
听到有人叫自己,赵佑宁转过头来,抬起头正看到自己的父皇,一张小脸顿时露出笑容。
“父皇,抱抱……”
赵姝也到了跟前,铁喜不想让赵姝看到自己的不悦,和往常一样将赵佑宁抱起来:“这段时间有没有乖乖听母后的话。”
“听了,母后今天都说我可乖了。”赵佑宁笑着说道。
听完儿子的话后,铁喜转过头看向了赵姝:“身子怎么样了。”
“和前些天没什么不同。”
赵姝轻声说道。
她又怀了铁喜的孩子,这次身体显然比第一次好多了。
铁喜点了点头,而后简单的说了两句话后,铁喜便抱着赵佑宁,跟赵姝一起走进身后的宫殿。
铁喜在皇后这里用了餐,又休息了一阵。
这期间,铁喜一直在悄悄观察赵佑宁,越看越心里越摇头。
赵佑宁和赵晨完全不同。
赵晨虽然有小心思,但为人和善,也可能是因为早就清楚他不可能接近那个位置,所以心态很好,不争不抢,什么时候都显得十分客气,甚至可以说卑微,这一点铁喜早就发觉到了。
赵佑宁不一样,霸道,任性,无论对任何人,永远都是居高临下的姿态。
看着这些,铁喜心里面生出了一丝担忧。
铁喜和皇后分开后,表情就沉了下去。
孙家碗跟在铁喜的身后,他早早就看出皇帝陛下的情绪有些不对,可他们却不知道铁喜为什么会突然这样,所以也不敢随便询问。
铁喜回到垂拱殿中,心里面还想的这些事。
人的性格虽然是后天养成的,但也小时候什么样,长大基本不会改变。
赵佑宁小小年纪就这般霸道,成年之后,岂不是更加的狂妄,看来,自己还是需要多注意下赵佑宁的教育。
他是大宋未来的皇帝,若是废了,对整个大宋的影响都会非常大。
皇帝不仅仅需要有能力,更需要有一颗仁心。
…………
深夜。
高丽的天气已经有些寒冷了。
瑞王府不远处,上百人穿着黑衣,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的靠近瑞王府。
高丽对于兵器的管制很是严,因此这些人手中都不是什么正规武器,而是镰刀锤子等等干农活的工具。
带头的是高丽的士族,其中一人更是姓王,自称王敏的侄子。
这些人在高丽已经筹划数年,才聚集起这么一批人呢。
领头的中年男子名为王洪伟,脸色惨白,穿着一身粗布衣服,在他身边围绕着几名少年。
这些少年郎和壮汉全部都是高丽原先士族的后代,因为属于旁系,所以宋军清洗高丽的时候,没有波及到他们。
可是,他们虽然躲过了大清洗,但生活却和过去不能同日而语。
不但身份从士族变成了平民,就连生活条件,也从过去的吃喝不愁,变成了一个普通靠种地才能糊口的农户。
这个时候,一个自称是王敏叔叔的高丽王室幸存者出现在了他们视野里。
王洪伟的出现,让不少人的心思再次活跃起来。
这里是高丽的土地,他们是高丽的士族,他们应当在这片土地上享有特权。
于是,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开始谋划。
计划非常简单,便是劫持赵煜。
王洪伟等人看来,只要他们可以劫持到赵煜,就能让大宋的官兵不敢轻动,随后他们可以借此机会联系各地残存下来的士族,共同起兵,反攻大宋。
高丽的土地,属于高丽人。
倘若复国成功,他们便都是从龙之臣。
一行人到了瑞王府附近的一处巷口停下,所有人目光聚集在王洪伟身上。
王洪伟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板,说到:“大宋杀我国民,抢我土地,毁我宗庙,我王洪伟对天发誓,定要光复我高丽,今日便用大宋瑞王赵煜的头颅祭旗,高丽的勇士们,跟我一起冲。”
“陛下仁慈,乃百姓之幸……”孙家碗开口说道。
…………
这次南巡,铁喜不打算带着赵姝一起去,因此,这段时间来赵姝这里的次数就比较多。
一直陪着赵佑宁玩闹的小太监们远远的就看到了铁喜,早早的跪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