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等情况,让余缺几人是唏嘘不已。
只不过余缺也留意到,其中有不少人在即将进去前,忽地又面色微变,像是听见了什么一般,当即收敛脚步,返回了队伍当中。
君白凤则是负着手,从容不迫的站在人群前,一副旁观的模样。
很快的,三个时辰一晃而过。
在这三个时辰中,墓室坑底的黑气果然是越来越稀薄,接近三个时辰时,已经是能够看见土坑了。
除去有十来个大头兵,从黑气中跳了出来之外,便再没有人能够从中跳出来。
冒险进入洞府秘境中的人,出来者十不存一!
如此情况,让外面的人再次咋舌。
不过那成功逃出来的十来个大头兵,彼辈的脸上个个欢喜,显然也是在洞府秘境中寻见了什么好东西,还有人拎着几样古董,当着众人的面炫耀着,要请旁人帮忙掌掌眼。
霎时间,县兵队伍中既是充满了唏嘘的议论,又是充斥着眼热的嘀咕。
热闹喧哗中,倒也没人再去注意,那些下坑的军官头头们,是一个也没有出来的。
等到墓室内里的黑气彻底散掉后,一方方简陋的土坑暴露在众人的眼中。这时候,君白凤再次传令众人,让众人把此地给埋了。
千百把铁锹运功间,整个土丘很快就被重新掩埋,再次不见天日。
余缺也掺和在其中,添上了几铁锹的土。
并且他慢慢的有所明悟,暗想到:“棺材中那自称尸解仙的老鬼,看起来并不像是远古炼气士之人,而更像是我辈仙家。
莫非此獠,就是因此身陷在了洞府秘境中,出来不得,才被困到了现在?”
刚才他已经暗暗的询问过老马猴,得知了似这等秘境洞府,其在耗空灵气后,出入门户便会自行关闭,缩在不可知处,哪怕是仙人也不一定能够翻找出来。
只有经历漫长的时间,等到内里的灵气一点一滴的积蓄足够了,才会门户再开,重现人世。
而最能够积蓄灵气,以及最容易灵气积累圆满的时候,自然就是灵气复苏之时。
根据那尸解老鬼所说的,此獠正是在等待着灵气复苏,然后夺舍重活的时候。只是不知,此人当初进入洞府,究竟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
不过这点和余缺无关,他只是不在心间暗想:
“如此说来,这一方洞府秘境,究竟是单纯的灵满自开,还是这一轮的灵气复苏,早就已经开始,只是还未曾被世人所知?”
细思片刻,他心间并无太多的佐证,只得将这个念头藏在心里。
不多时。
县兵大军在新垒起的土丘上烧火造饭,众军士大饱一餐后,又酹酒于地,算是祭奠了一番葬身洞府秘境中的袍泽们。
随即,余缺等人就毫不留恋的烧了营盘,往黄山兵寨返回。
回程时,军中上下原本还担心路途遥远,军中的口粮不够,大家得饿上几日。
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回程的路比来时要好走很多,且不再弯弯绕绕,只花费了来时一半的时间,就抵达了山寨所在。
很显然,众人去时所走的路线,有不少都是君白凤故意在让众人兜弯子,免得暴露了她的意图。
关于这点,此女考虑的很是周到。
因为当黄山县兵拔营离开后,他们尚在返程的路上时,就已经有数只人马沿着他们去时的路线,兜兜转转的赶到了土丘所在。
这些人马或是施展法术,或是连夜进行挖掘,也想钻入那方洞府秘境当中。
只可惜,哪怕是一个六品仙家,亲自从黄山上走下,来到了此地。
这人寻龙点穴一番后,依旧是可惜的摇了摇头,仅仅是将此地的方位、地形地脉用笔记下,让道宫等到下一朝代时,再过来寻觅寻觅机缘。
与此同时。
在那暗无天日的洞府秘境中,未能及时出关,被困在了内里的军士们,他们苦熬了数日,随身所携带的干粮用尽,一个接一个的发狂,甚至是相互吞食,整得洞府中怨气惊人、厉鬼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