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让老会首面露迟疑,其当即就看向余缺本人。
余缺的面色却是坚定,继续以希冀的眼神看向老会首。
老会首这时轻叹一声,方才又道:“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此子有一师父。他师父为了保住他的仙途,已经是被锁在了山上。
若是不考入道宫中,他的那师父恐怕就得被圈禁到死。”
余缺也是适时地朝着君白凤大拜:“还请将军成全。”
君白凤听见了如此内情,她的面色微微缓和,看向余缺的目光有了几分改善。
但是此女微眯着眼睛,依旧没有立刻就松口。
她端详着余缺,忽然发笑开口:
“余缺道友,此前本将曾经说过,你若是助我一臂之力,我必有所偿。如今你忙已经帮了,本将也该兑现许诺。”
咻得,此女也从袖子中掏出了一封文书,摊在了桌子上。
这文书上的香火气息更是浓郁,隐隐结成虎狼之相,一看就是军伍中人手书,其抬头上书写着三个大字——举荐书。
再看其上的具体内容,更是让老会首和余缺都吃了一惊。
君白凤从容不迫的道:
“此乃本将所书的举荐书,可以举荐道才入国子监中修行。
‘国子监’是什么地方,想必二位也都知道。虽说持有本将的举荐书,并非一定就能入学,但是本将身为一方仙城的主将,位格是足够的。
就看余缺道友,你自个够不够争气了。”
一时间,静室当中有些安静。
过了几息,老会首拿起了君白凤的举荐书,啧啧出声的看了几眼,也开口:
“国子监是个好地方啊,可比咱这破行会要好得多。眼下国朝也正是用人之际。余缺,你小子若是去了那里,十之八九会被录取。
嘿,看你小子自己怎么选择了。”
余缺怔怔的望着那举荐书,面上一时间也是迟疑。
仙学科举一物,本质乃是为国抡才,只不过发展至今,为各地道宫有所挟持,这才成为了各地道宫选拔道才的途径罢了。
而除去科举一物之外的,国朝自然也有其他的途径,比如荫庇子孙、特招入朝等等选才之法。
一如之前免试入县学的那批县学生,国子监中就存在着不少荫庇生、特招生,且国子监名义上,乃是国朝最为顶尖的学府,其乃是天下学府之表率。
此地,便是荫庇者、特招者所汇聚的主要之地。
甚至论及地位,各大道脉的内门弟子,都还低了国子监学生一头。
君白凤如今举荐余缺加入国子监,对余缺而言,应当算作是一个不小的机缘。
因为虽然名义上,天下间的仙家们,对于任何地方的道宫,都可以前去考一考,国子监更是如此。但是有举荐和没举荐,完全就是两回事。
特别是余缺本身的修为已经是八品,且又是天庙道种,他再搭上了君白凤的这份举荐书,面试特招入国子监,当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一时间,余缺的思绪千回百转:
“若是选择就学国子监,我似乎便跳出黄山的风波,另有一方前程可言。对眼下的我来说,此事乃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只是不知为何,他对于这等突如其来的机会,颇是迟疑。
君白凤和老会首两人坐在静室中,都没有催促余缺,让他自己好生的思量着。
几息功夫过去。
余缺的面色一定,他咬着牙,朝着君白凤拱手:
“回禀将军,此书虽好,但并非我志。
余缺谢过将军的厚爱了。”
君白凤挑了挑眉毛,淡淡的出口:
“当真?这举荐书,可不是世面上那些忽悠人的玩意儿。本将在黄山为官一任,也仅有一次举荐机会。”
余缺再次的拜谢,并未收回婉拒之语。
君白凤定睛打量着余缺,良久后叹了口气:“罢了罢了,你有良师被锁在山上,确实是不便入学国子监。否则的话,落得一个‘我不杀道友,道友却因我而死’的局面,就不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