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铁匠笑了:“哪里还用得着你来套?那是我的活计,我去!”
王翠莲再笑,笑着摇头:“你肯定想说,但凡提到去周家村走亲戚,这老汉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比小孩子还乐呵,是不?”
还是那句话,杨若晴完全是为了照顾大伯骆铁匠的感受,才答应提前去周家走亲戚的。
快乐可以复制,分享,升华。
挂在腰上,剑柄上还留着红色的穗子。
“哈哈,娘,随他吧,他想要觉得这扇子拿着很漂亮呢,所以要带过去装酷。”
杨若晴点头,因为当年的那些事情,杨若晴对骆大娥的感觉一直就那样。
去周家,不可能空着手去。
有时候快乐,并不仅仅是来源于自己,也是来源于身边在乎的亲人的感受。
“瞧这威风的,我都不认得啦!”杨若晴打量着威武霸气像小将军一眼的圆圆,又转头去看拿着扇子风度翩翩的团团。
杨若晴只是瞟了一眼团团那架势,就明白了。
而且团团临走之前还拿了一把小折扇在手里。
除此外,又拿了一块显年轻一些的布料,给小环做衣裳。
他拿的是舅舅小安给做的一柄小木剑。
“娘,你先带他们两个去前院吧,我拿上几样礼品就过去。”杨若晴跟孙氏那说。
那小手牢牢抓着扇子,就是不撒手。
然而,平时很听话的团团,今天却执意要把扇子带出去。
边上,杨若晴也跟着笑,边笑边说:“我大伯呀,一辈子最宝贝我那周家村的姑姑了,隔了一段时间,就想去看望下妹妹。”
因为这趟要去的目的地是周家村,所以骆铁匠套马车的速度非常的快,不一会儿,就给套好了,而且还把马车牵到了前院来等着。
加之两兄妹的年纪也都一年年大了,人生剩下的是后半段,所以,这对老兄妹便越发的珍惜这重聚的珍贵时刻。
两个儿子,一文一武,还真是不赖啊!
也终于明白哥哥对自己这个同胞妹妹的爱护和在乎了。
他直接放下碗筷就大步往后院去了。
就这样,团团如愿以偿带上了自己的小扇子,而另一边的圆圆,也没有闲着。
“要拿!”团团奶声奶气的说。
杨若晴和孙氏带着两个小家伙回后院去换衣裳去了,今个两个孩子第一回去姑奶奶家登门,那肯定得打扮打扮啊,衣裳要换新衣裳,帽子要戴新帽子。
中间好几年两边不走动,是后来周霞死了,周家是周旺和小环当家做主。
很快,杨若晴就拿着一只包袱卷来了前院,前院孙氏和王翠莲他们都在院子里,站在马车旁。
而团团和圆圆两个都已经站在了马车上面,一个手里拿扇子假装扇风,另一个手里拿着一把假的木剑,假装劈砍。
孙氏和王翠莲一左一右,像老母鸡般伸开双臂挡着,护着,唯恐两个小家伙从马车上掉下来。
而先前早就迫不及待的骆铁匠,这会子却不见了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