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静安把酱汁儿递过去,“爸妈,你们尝尝味儿正不正。”
贺妈夹了一块儿瘦点的鸭肉,蘸酱汁儿试了试,味道不错。
乔静安夹了块儿酥脆的鸭皮蘸了酱汁儿,包着黄瓜条和葱丝,递到贺勋嘴边。
贺勋一口吃下,鸭皮酥脆肥美,葱丝、黄瓜条解腻,薄饼挺有嚼劲儿的,好吃。
如乔静安所料,三只烤鸭,吃得干干净净,剩下光溜溜的鸭架,鸭架上的肉丝儿,都被老三撕了下来。
三只烤鸭吃完,一家人吃得嘴巴油光光的,这一顿吃的满足。
“好了,鸭架丢进锅里熬汤,晚上用这个汤来下面,一点不浪费。”贺妈把鸭架丢进锑锅里,加水,放炉子上慢慢熬着。
晚上就着鸭架汤,大家吃了一顿鲜美的面条。
等了两天,老大带着老二、老三去照相馆把照片拿回来,贺妈找了一个单位发的新笔记本,把照片夹进去。
贺勋和乔静安在北京呆到腊月二十一才准备回东北。
走的前一天,贺勋和乔静安拿着粮本儿,去把老两口的口粮搬回来,乔静安又给家里添了不少菜存着。第二天,才依依不舍地和老两口告别。
他们在沈阳下车,一家子去黄家拜年。
舅妈迎他们进屋,“昨天李家那个孩子还来过咱们家一趟,送了些点心、腊肉,放下东西就走。”
乔静安挽着舅妈的手臂,“他既然诚心送,你们收着就是了。”
他们在沈阳呆不了多久,后天就要走。第二天,两夫妻带着孩子们先去柳婶子家拜年,然后她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去了一趟李家。
李妈开门,见到她一点不惊讶,笑着拉她进门,“早上勤务员在干休所大门口见到你们,我就猜你肯定要过来。”
“那肯定要来的,好久没见到承祖了,不知道他学得怎么样了。”
老大、老二、老三乖巧地喊李婶婶,进屋见到李奶奶也跟着喊人。
看到三个乖巧的半大少年,李奶奶和蔼地叫他们过来坐。
李妈又对乔静安道,“听说你们家贺师长也来了,怎么不过来呢?”
“他有事儿耽搁了,下次再来。”
李奶奶笑着道,“大过年的,小辈儿上家里拜年,我就不信还有人多嘴。”
李妈也说,“就是,你们也太小心了。”
乔静安笑笑没说话。李家这边,她来就是了,贺勋现在还不适合过来。
说话间,李承祖从楼上下来,惊喜道,“乔姨,你们来了!”
老二看到李承祖也特别开心,直说让他明年暑假去东北一起玩。
乔静安叫李承祖过来坐,问他最近学习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不懂的?
李承祖马上跑上楼,抱下来一摞作业本,“这是我这段时间做的翻译,有英翻中,还有中翻英。”
乔静安接过来,翻看了几页,大体做得还是不错的,“等我回去批改了给你寄过来。”
李承祖又问了一些他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乔静安都一一给他解决。
解决完学习中的问题,李承祖拉着老大练习英语对话,错过这次机会就要等明年暑假了。
寒假的时候他原本计划去乔姨那边的,谁知道乔姨他们要出远门,只能作罢,现在能补一点是一点。
李奶奶不打扰他们俩,拉着乔静安去另外一边说话。
“谢谢你为我们承祖费了这些心血,辛苦你了。”
“不算什么,我平时也是要做这些事的。”虽然确实多花了她的时间,这个话李家人能说,她却不能说,要不然人家还以为她要借此邀功。
李奶奶笑着道,“有一说一,该感谢的还是要感谢。”
中午母子四人在李家吃了中午饭,才回黄家。
回到黄家,只有舅妈在家,表弟表妹出去玩了,贺勋也不在。
“他干嘛去了?”
“说是去周家那边。”
“哦,应该去。”这一中午和李家婆媳两个说话,她已经很累的,这会儿不想出门。
“你们三个,要不去周家一趟,接你们爸爸,顺便跟长辈拜年。”乔静安看向三个孩子。
老三趴在舅奶奶怀里,撒娇道,“我也累,我不想出门。”
老大和老二对视一眼,得,他们两个去吧。
贺勋半下午从周家回来,身上有淡淡的酒气,脸色微红,一看就是喝了酒了。
“我们两个到的时候,他们还在喝。”老二告状。
“平时年节喝点酒也没什么,给你爸扭张热帕子过来擦擦脸。”
老二溜达着去厨房。
给亲朋好友拜完年,第二天,一家人就回家了。
颠簸一天,傍晚才到家。
今天已经是二十三了,军区已经很有年味了。
休息一晚上,第二天,王大成、王二成两兄弟端着豆腐上贺家。
“贺婶婶,这是你们家的豆腐。”
“帮我谢谢你外婆还有你妈,辛苦了。”乔静安接过豆腐放到厨房去。
老二刚起床,打着哈欠出来,“你们今年卖什么东西?”
王二成笑着道,“我们家今年卖爆米花,我妈去我外婆家那边借了一个铁疙瘩回来,可以爆玉米。”
“爆米花一点都不甜,没味儿。”
“你可以往里面放糖啊,有糖爆米花就甜了。”
“等会儿我们去你家试试?”老二道。
“可以啊,试试就试试。”
“我家没有玉米,我拿半碗大米去行不行?”
“可以,米做的更好吃。”
老二去屋里把老三叫起床,吃了饭,去厨房柜子里舀了半碗米和一点白糖,端着就往王家跑。
贺勋吃了早饭就出门了,乔静安在家折腾吃的。
一大早就把烤炉烧起来,把松子、板栗这些坚果都烤好。
然后就是烤各种芝麻脆饼、酥饼、老婆饼,最后烤了三个加了坚果、葡萄干的手撕面包。
烤好后,从烤炉里拿出来,撕了一条手里面包,里面冒着热气,乔静安递给老大一半,母子两个人一边烤一边吃。
老二、老三提着口袋回来了,看到手撕面包,跑过来拿了一个,两兄弟分着吃了。
“手撕面包还是要热的时候最好吃!”老二感叹一句。
乔静安打开老二拿回来的布袋子,里面都是爆的米花,“技术不错嘛,都没有糊。”
“王二成说前几天还会烧糊,现在时间已经把火候掌握的很好了。”
“那你们下午拿五斤米去王婶婶家爆,拿回来我给你们做米花糖。”
“好。”吃了午饭,老大也跟着两个弟弟去王家。
下午回来,三兄弟一人提着一大袋爆米花,“轻飘飘的不重,就是太占地方了。”
乔静安在家里已经准备好炒熟的黑芝麻、核桃仁儿、葡萄干,还有剪成小块儿的红枣。
“把爆米花提到厨房,老大把灶头的火烧起来,一会儿我来炒糖。”
乔静安去把烤盘清理出来,烤盘底全部刷上一层薄薄的油。
“妈,锅热了。”
“好,我来了。”
乔静安从柜子拿出一包白糖,按照清水和白糖二比一的比例倒进锅里,慢慢的熬制,直到糖水变成焦糖色。
“行了,不要火了。”
老大赶紧用冷灰把灶里的火盖住。
乔静安把米花和坚果、葡萄干都倒进锅里,快速的翻拌起来。
最后趁热把拌匀的米花糖铲起来,倒进烤盘里面,趁热压平,再切成小块儿。
等米花糖彻底晾凉,咬一口,又脆又香。
“这个好吃,我们再多做点。”老三尤其喜欢这个味道。
老大吃了一口,“我还是更喜欢坚果酥。”说完看向他妈。
乔静安笑着道,“坚果还没准备好,明天做。”
过了会儿,乔静安把花生、松子儿、板栗这些坚果都搬出来,“你们下午把壳儿剥了,明天就做坚果酥。”
“行吧!”三个孩子围着桌子,一边吃米花糖,一边剥壳儿。
乔静安想起孙嫂子家说要做年糕,这会儿没事儿,她往山下孙嫂子家去。
“静安,快进来。”孙嫂子看到她,赶紧招呼。
孙嫂子正在在院子里打年糕,乔静安去帮了一把手。
做好一批,孙嫂子切了一小块儿,蘸糖递给她,“趁热吃,这会儿最好吃了。”
这年糕做的不错,乔静安找孙嫂子买了三斤,孙嫂子不收钱,乔静安故意说,“那我再要五斤。”
孙嫂子笑道,“你每年春节都送我点心吃,我什么时候给了钱?”
“那一样,这个算是我买的,过几天你送年礼我肯定不推出去。”
孙嫂子说不过她,接了钱放桌上。
“嫂子你继续忙,我回家去了。”
“行,我抓紧时间多做点,后天自由市场就要开了。”
乔静安回到家,问起老二,“你们后天卖不卖锅盔?”
“卖啊!为什么不卖?”
“你王婶婶他们早就在做准备了,你们不准备一下?”
老二翘起二郎腿,“妈,我们是要做大做强的,靠我们三兄弟肯定不行,我找人合伙了,你放心,我们人多,明天一下午就能准备好。”
乔静安微微一笑,摸了把老二的头上翘起来的呆毛,“好,我等着你做大做强!”
(m.看书小说)更新最快,小哥哥小姐姐记得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