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后妈养崽记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55、第 55 章(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我算怕了你了,九毛五,你拿走吧。”

老二笑嘻嘻地凑过来,“大哥,给钱。”

老大摸出钱给卢飞,老二喜滋滋地接过肉,哎呀,这块儿狍子肉要怎么吃呢?

这下三人也不用去供销社了,直接去车上等着回家。

十一点多钟,三个人就回家了,老三正在啃蜂蜜蒸蛋糕。

乔静安看到两斤的狍子肉,“这么怎么吃?”

三个人在车上的时候就想好了,“吃火锅!”

“你爸中午没那么长时间吃饭。”

“来得及的,咱们现在就做。”

看三个人跃跃欲试,“行吧,你们自己做。”

做火锅很简单,家里有上次做的牛油火锅底料,方便得很。

只是今天时间有点紧张,没空熬骨头汤了。

老大去厨房把清洗过后的狍子肉切成片,加入调料腌制好。

老二、李承祖去后院摘各种蔬菜。

“哎,豇豆不用。”

李承祖疑惑,“豇豆不能烫火锅?”

老二白他一眼,“你家吃火锅烫豇豆啊?”

“我家没吃过火锅。”

“听我的,去隔壁地里薅一点小白菜出来。”

厨房里,老大正在准备蘸料,剁蒜蓉、切小葱、切香菜。

老三也不能干等着吃,他把炉子搬到院子里的一棵大树下,又抱着柴火出去。

在屋里吃火锅味道太大了,除了冬天,他们家吃火锅都是在院子里。

等到贺勋回家,摆在院子里的炉子已经烧起来了,炉子上的锅里火锅底料翻腾着,火锅底料的香味被熬出来了。

炉子旁边放着一张小桌子,上面摆放着各种各样的蔬菜,还有那一大盆腌制好的肉。

老大、李承祖端着各种调料出来,老二拿着碗,老三拿着筷子。

“爸,洗完手就过来吃饭了。”

一家人围坐在炉子前,每人手里端着一个料碗,筷子在锅里翻飞。

最先被解决的是那两斤狍子肉,几下就被吃完了。

然后再下素菜。

李承祖今天吃肉依然没吃过瘾,想着多买一点就好了。

“肉你们在哪里买的?”

“我同学家里,乡下送来的,他分了两斤给我。不信问大哥和承祖哥。”

两人点点头,帮老二作证。

贺勋放他一马,做事儿知道轻重就好。

老二松了一口气,他感觉自己现在是越来越知道爸爸的底线了,棒棒哒。

“鱼火锅也好吃啊,咱们过两天去抓鱼回来,吃一次鱼火锅。火锅料还够吃一顿。”

四个心心念念想去河里游泳抓鱼的人,一直没等到贺勋休假,很快到了王二成他们去乡下姥姥家的日子。

每人收拾一套换洗的衣裳,跟着王二成他们走了,去乡下玩几天再回来。

“王嫂子,麻烦你多照看照看。”

“这有什么,要不是你没空,我还想说咱们一起去玩几天。”

“下次有空咱们再去。”乔静安说着提了两斤肉给王嫂子,“这块肉送给老太太的,我家四个小子太能吃。”

王嫂子是个敞亮人,也不和她玩那套推过来推过去的把戏,笑着说道,“放心,说多好吃不一定,但肯定能让他们吃饱肚子。”

送走四个小子,家里一下就安静下来。

贺勋不在家,她关上门,进空间去了。先去院子里打开机器打了几十斤大米出来,磨了二十斤玉米粉。

做完这些,她关上门去隔壁严家,堂屋里有十几个孩子在做作业。

王家、贺家走了几个,屋里感觉一下子就宽松了不少。

“贺婶婶。”一个乖乖的小姑娘叫她,这个小姑娘叫张彩霞,他们家是暑假的时候才搬过来的,听说这里有老师教做作业,她每天就跑上来。

乔静安走过去,在她旁边的空位置坐下,“彩霞叫我有什么事啊?是不是有什么不懂?”

“不是作业的事。”彩霞小姑娘慢慢低下头了,不说话了。

“怎么了?”

孙家小女儿看不下去了,替她说了,“婶婶,她想跟你学外国话。”

乔静安笑着道,“这有什么不好说的。”

虽然现在坚持下去的就只有她家老大,但最开始的时候,好多感兴趣的小孩儿都跟她学过。

张彩霞怯怯道,“我奶奶说外国话是小鬼子说的话,不是好话,不让我学。”

恰静安耐心地问她,“那你为什么想学呢?”

“我想和婶婶一样学会外国话,然后找一个好工作养活自己,这样我就不用嫁出去了。”越说小姑娘声音越大。

乔静安没想到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仔细问她,才知道她妈妈嫁给她爸爸每天忙着做家务,照顾一家老小,她奶奶还整天骂彩霞妈妈是吃闲饭的。

彩霞说着就哭了起来,“我妈不是吃闲饭的,她每天要做好多事的。”

乔静安最怕小姑娘哭了,连忙安慰她,“我知道,我知道,彩霞妈妈是最棒的妈妈。”

彩霞咧嘴笑了,眼中晶莹的泪珠儿,就像钻石一样闪耀。

孙小妹十分不喜欢彩霞的奶奶,“她好凶啊,总是骂彩霞是丫头片子,还不想让她读书。”

“那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以后努力奋斗,当一个优秀的人,不用依靠别人,也能好好的生活。”

“嗯。”两个小姑娘重重地点了一下头。

她不知道,她随口安慰着小姑娘的一句话,会成为这个小姑娘一生的支撑。

想到学外语这件事,乔静安给她出一个主意,“现在还是暑假,你每天来,我教你。等你上学后,每天放学就和小妹到我家里来学,如果没有时间,就等休息的时候来也可以。”

彩霞有点惴惴不安,“我奶奶说,下半年就不让我读书了,让我在家带弟弟。”

“不用怕,到时候你奶奶不让你读书,你就去找政委叔叔,你知道吧?”

彩霞摇了摇头。

孙小妹连忙举手,“我知道,我带你去。你奶奶不让你读书就举报她,她不是好人。”

彩霞十分担忧,“真的可以吗?”

“可以的,大人做了坏事就要受惩罚。你知道咱们现在这个房子吧,原来这里是严小强家,严小强家的大人做了坏事,就被赶走了,你回去问问你奶奶,问她怕不怕?”

乔静安摸摸孙小妹的小辫子,“你还知道挺多的。”

孙小妹得意道,“那可不。”

乔静安看向彩霞,“你奶奶如果真不让你读书,你先去跟你爸爸说,问你爸爸是什么意见。”

她觉得,能做到军官这个位置上的人,总不是傻子吧,这么简单的事情,他总会知道轻重。

第二天,两个小姑娘一脸笑容地跑过来,“乔婶婶,我爸爸同意我继续读书了。”

“那就好,今天我来教你学外语了。小妹也学?”

小妹摇摇头,她可不学。

乔静安又问屋里正在做作业的孩子,“你们学不学?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哦。”

屋里的孩子齐齐摇头,那么难的外国话,舌头都打不直,他们肯定学不会。

行吧,不学就不学吧,以后有你们后悔的时候。

第一次恢复高考,她记得是有加考英语的,就是不知道英语算不算入总分。

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乔静安带着彩霞回家里,拿出书,从字母歌开始教她英语。

乡下的四个孩子,现在已经玩疯了。

王家那边孩子不少,加上贺家这四个,无论去干点什么,一出动就是十几个人。

王姥姥这边有小河,河水不深,夏天的傍晚,好多半大小子整天在河里摸鱼,摸来摸去都是一些小鱼。

这一天,他们拿着鱼网和桶,走了一个小时的路去大河边上,弄了两桶鱼回来,老大、老二当主厨,做了三盆烤鱼出来,香得人流口水。

王家大嫂看到这群小子做一顿饭用了一斤油,这简直跟挖了她的心头肉一样。

王姥姥劝她,别心疼那点油,没看到她老人家的孙子、外孙都吃得满嘴流油嘛,再说贺家人家来的时候还送了两斤大肥肉,他们不吃亏。

王家大嫂,想到那两斤肥肉,心里总算好受点。但是晚上,还是去儿子房间,让他们节约一点,别闹得太过了。

王家大孙子随口答应了,第二天又跟着大部队去山上扫荡去了,他听贺老二的话,带上一个网兜子。这四个兄弟太会玩了。

在乡下过了小半个月无拘无束的日子,要不是家里催,他们还不想回去了。

这小半个月,他们上山下河掏鸟窝,想到啥事儿就干啥事儿。中间还学会骑自行车。

贺家是没有自行车的,他们读书进城都是坐班车,对于他们来说,汽车方向盘比自行车方向盘更熟悉一些。

隔了小半个月,乔静安第一眼见到四个人,和半个月前相比,黑了好几个色号。

特别是老二,跟个非洲人一样,咧嘴一笑,就看到牙齿特别白。

“你们这半个月是怎么过的?这里离你王婶婶娘家也不远,难道我和你们照的不是同一个太阳?”

老大噗嗤笑了,老二确实是玩得最疯的,大太阳底下,他们三个还知道摘一点树枝、树叶子编一个草帽,老二就不,一张脸面向东方,无论阳光多强烈,他都是一副老子不怕晒的样子。

暑假的快乐时光,很快到了尾声,李承祖走的前一天,贺勋腾出时间,带他们去河边游泳,老二已经一点都不感兴趣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