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百道出事了,他跟孙跃走得越来越近,在前些时日,还送给孙跃不少礼,但不是什么金银财宝,而是一些书籍古典,尉迟大人倒是始终和他保持距离,没有什么多余得接触。”
铁喜点点头,脸色有些不好看。
尉迟江晚确实没和刘志打什么交道,但只是没遇到事情。
以孙跃和尉迟江晚得关系,倘若那天孙跃去求尉迟江晚,尉迟江晚定然会帮。
看起来,他得警告,刘志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胡百道的下场,他也完全没看到。
刘志这个人,有能力,有野心。
铁喜就是看中这两点,才选择给他一次机会,铁喜也清楚,刘志为什么胆子这么大,无非就是因为他这个皇帝太看重尉迟江晚了,他认为接触尉迟江晚对他只有好处。
但是,两人是不一样的。。
刘志是武器,武器一旦有了自己的想法,就不一定会跟着主人的思路走了。
沉默片刻后,铁喜开口说道:“告诉刘志,这是朕给他的最后一次机会。”
“是,陛下……”
说完之后,孙家碗确定铁喜没有其他吩咐,才退下了。
孙家碗走后,铁喜将奏章放下。
他很快就可以离开东京了,说不期待是不可能的,但说不紧张,也是骗人的。
…………
刘志收到消息后,立刻前往皇宫。
入宫的时候,却看到了孙家碗。
刘志愣了一下,赶紧跑过去。
“孙公公在这里,是等谁吗?”
严格来说,刘志的级别是比孙家碗高的,完全不需要这么客气,可孙家碗是皇帝身边的太监,这就完全不一样了。
孙家碗对于刘志的态度很满意。
“自然是等刘大人的。”孙家碗语气淡淡的说道。
“孙公公等下官做什么?”刘志愣了愣。
孙家碗没说话,转身便朝着宫城内走去。
刘志心里忐忑,跟了上去。
一路上,孙家碗一句话都没有说。
刘志看着孙家碗的模样,心中愈发忐忑,孙家碗亲自到宫门外等着自己,肯定是有什么事情,可对方不说,他也不能贸然的去问。
两人眼看就要到垂拱殿的时候。
孙家碗突然停止了脚步。
“刘大人最近倒是很好学啊。”
突如其来的搭话,刘志有些茫然。
“孙公公这话是何意呢?”刘志开口问道。
“我听说,刘大人最近弄了不少古藏典籍,难道不是自己看的吗?”
孙家碗转过身,冷冷的看着刘志。
刘志顿时感觉身体凉了几度,也明白了孙家碗的意思。
孙家碗知道他给孙跃送礼的是情感了。
之前,铁喜已经警告过他一次了。
可刘志还是觉得,自己应该赌一把。
做官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是慢慢走,自己到死都不一定能坐上岳山的位置。
所以,他想赌。
“密探,是陛下的狗,狗最重要的就是忠心,一旦不忠心了,开始对别人摇尾巴了,这狗也就没必要留了。”
“刘大人是个聪明人,应该能懂我的意思。”
刘志听着孙家碗的话,表情十分难看。
“孙公公,我……”
“不必解释,你解释了也没人信,放心吧,我还没将这些事告诉陛下,可若是再有一次,我就不一定会继续帮你隐瞒了,刘大人,好自为之。”
孙家碗说完这句话,转身离开。
刘志沉默了半晌后,迅速追了上去……
垂拱殿中,铁喜交代了岳山,刘志两个人去和尉迟江晚做交接,沿途的路线以及安全,还有官府的动作,他们都要注意,然后将消息送道他手上。
岳山,刘志两个人跪地领旨。
江南的官员和大臣奏请铁喜南下这件事,有一个很重要的人始终没有发声。
付子婴。
付子婴从大越离开后,便回到了苏州。
张道清接替胡百道的职位后,严格推行朝廷的安抚之策,谁出问题,就立刻上奏弹劾。。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有三个官员降了职,也有四个官员升了职。
整个边境州城的官员彻底认识道了张道清是个什么样的人,包拯在世。
张道清和胡百道不一样,他在一个地方通常只呆一天。
官员们怨声载道,百姓们却都磕头叫他青天大老爷。
付子婴将这些全部看在眼里,他不认同张道清的做法,但必须承认,这种做法,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不久之后,刘磊收到了东京方面的消息,告知了他皇帝准备下江南的事情。
刘磊也第一时间将这件事告诉了付子婴。
付子婴没有说什么。
很正常的想法。
付子婴对铁喜整体是很满意了。
无关做法,只看成绩,铁喜目前毫无疑问是大宋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君主。
不贪图享乐,体恤民心,虽然好武了一点,但每一仗都胜利了。
而且,国库也有钱了。
这种情况下,皇帝想要离开东京出来走走,说不上算犯错。
付子婴自认没有教给过铁喜什么东西,所以他打算好好消化一下自己这一路的见闻,等铁喜来了以后,好好和他讲一讲。
所以,付子婴回家了。
刘磊跟着付子婴晃荡了这么久,终于听到后者准备回去了,脸上虽然没什么表示,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东京,王府。
王志忠坐在上座,
王志忠手中是一份新抄写出的奏章,里面写的是这次随天子出行的官员名单。
王志忠就是再好的脾气,第一次看到这个奏章时,也将手中的茶杯狠狠摔在地上。
尉迟江晚是毫不掩饰的羞辱。
这份奏章里,他就好像是那个勉为其难加上去的人。
他是什么身份?
他是大宋朝的宰相!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王志忠受不了,他的亲信们更是十分恼火,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王志忠府邸,出言辱骂尉迟江晚。
“王大人,尉迟江晚分明是故意的,我们绝不能就这样算了!”
“对啊,王大人,我们明日一起弹劾尉迟江晚,我们这么多人,不怕陛下还会包庇尉迟江晚。”
“王大人,您是没见尉迟江晚最近,那模样,好像他才是咱们大宋朝的宰相一样。”
一群人嘴里不断咒骂着尉迟江晚,但对那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谁都不敢多提一嘴。
周启山始终没有说话。
王志忠也保持着沉默。
大堂里稍稍安静之后,王志忠才起身送客,周启山始终坐在椅子上,没有和其他官员一起离开。
王志忠回来之后,看向周启山,沉默很久,开口说到:“本官,是不是也该离开了。”
“下官看来,还没有到那个时候,陛下安排尉迟江晚担任主事,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当您在朝堂中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支持陛下后,这件事就再也没有更改的可能。“
“但是,陛下需要尉迟江晚,一样也需要王大人……”
“马宝义想弄垮尉迟江晚,您也和尉迟江晚不对付,你说,以陛下的心计,会允许这件事发生吗?”
周启山所讲的这些,王志忠心里也和明镜一样,但他不甘心。
王志忠回到主位上,叹了口气:“尉迟江晚此人,虽是小人,但……不得不承认,也是一个能人,他将自己变成了孤臣,也不指望身后留名,才有了今天的一切。”
周启山点头说道:“陛下深知权衡之道,这奏章,算是给王大人的警告,但我想,之后圣旨下来的时候,就不会这样写了,到时候王大人的名字一定在最前面。”
王志忠愣了愣,忽然回过神。
他完全是慌了神,才没想到这一点。
除非铁喜是真打算让他从朝堂里滚蛋,否则巴掌打完了,甜枣也就该到了。
………………
王志忠和周启山想的没错,甜枣很快就到了。
铁喜并不打算现在就让王志忠离开,所以自然也不可能让王志忠的脸就这么掉在地上不捡起来。
所以当孙家碗领着圣旨出来的时候,王志忠的名字就出现在第一个了。
这些也都是在尉迟江晚的意料之中。
尉迟江晚心里清楚,自己这事做的瞒不过任何人,铁喜之前默认,一来是对王志忠有些不满,二来也是为了帮他找回上次的面子。
面子找回来了,也就可以了,总不能真把人逼走吧。
不到一个月,皇帝陛下准备下江南的消息就在整个大宋朝内传开了。
消息来到南方后,整个江南和成都府官员都表现的十分兴致高涨。
江南是一个很特殊的区域。
大宋大部分银钱税收都来自这里,大量的人口也都聚集在这里,可真正的权力,从来都掌握在北方。
现在陛下终于要来江南,这无疑是给所有江南的官员注入一份强心剂。
他们要让陛下知道,江南对大宋的重要性,江南的官员也不都是只会收税的废物。
刘承风以及监察太监钟艾,同时收到了消息。
钟艾也是一名老人了,仁宗时期,他就负责监察整个江南的税收工作,论资历,他比张爱还要老。
钟艾在得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开始差人查验整个江南的各处行宫。
旨意虽然说了,不能大规模的修缮行宫,可说是说,做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总不可能皇帝陛下住进一处行宫之后,晚上睡觉时,那处行宫的窗户还会漏风吧?
付子婴将这些全部看在眼里,他不认同张道清的做法,但必须承认,这种做法,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不久之后,刘磊收到了东京方面的消息,告知了他皇帝准备下江南的事情。
刘磊也第一时间将这件事告诉了付子婴。
付子婴没有说什么。
很正常的想法。
付子婴对铁喜整体是很满意了。
无关做法,只看成绩,铁喜目前毫无疑问是大宋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君主。
不贪图享乐,体恤民心,虽然好武了一点,但每一仗都胜利了。
而且,国库也有钱了。
这种情况下,皇帝想要离开东京出来走走,说不上算犯错。
付子婴自认没有教给过铁喜什么东西,所以他打算好好消化一下自己这一路的见闻,等铁喜来了以后,好好和他讲一讲。
所以,付子婴回家了。
刘磊跟着付子婴晃荡了这么久,终于听到后者准备回去了,脸上虽然没什么表示,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东京,王府。
王志忠坐在上座,
王志忠手中是一份新抄写出的奏章,里面写的是这次随天子出行的官员名单。
王志忠就是再好的脾气,第一次看到这个奏章时,也将手中的茶杯狠狠摔在地上。
尉迟江晚是毫不掩饰的羞辱。
这份奏章里,他就好像是那个勉为其难加上去的人。
他是什么身份?
他是大宋朝的宰相!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王志忠受不了,他的亲信们更是十分恼火,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王志忠府邸,出言辱骂尉迟江晚。
“王大人,尉迟江晚分明是故意的,我们绝不能就这样算了!”
“对啊,王大人,我们明日一起弹劾尉迟江晚,我们这么多人,不怕陛下还会包庇尉迟江晚。”
“王大人,您是没见尉迟江晚最近,那模样,好像他才是咱们大宋朝的宰相一样。”
一群人嘴里不断咒骂着尉迟江晚,但对那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谁都不敢多提一嘴。
周启山始终没有说话。
王志忠也保持着沉默。
大堂里稍稍安静之后,王志忠才起身送客,周启山始终坐在椅子上,没有和其他官员一起离开。
王志忠回来之后,看向周启山,沉默很久,开口说到:“本官,是不是也该离开了。”
“下官看来,还没有到那个时候,陛下安排尉迟江晚担任主事,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当您在朝堂中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支持陛下后,这件事就再也没有更改的可能。“
“但是,陛下需要尉迟江晚,一样也需要王大人……”
“马宝义想弄垮尉迟江晚,您也和尉迟江晚不对付,你说,以陛下的心计,会允许这件事发生吗?”
周启山所讲的这些,王志忠心里也和明镜一样,但他不甘心。
王志忠回到主位上,叹了口气:“尉迟江晚此人,虽是小人,但……不得不承认,也是一个能人,他将自己变成了孤臣,也不指望身后留名,才有了今天的一切。”
周启山点头说道:“陛下深知权衡之道,这奏章,算是给王大人的警告,但我想,之后圣旨下来的时候,就不会这样写了,到时候王大人的名字一定在最前面。”
王志忠愣了愣,忽然回过神。
他完全是慌了神,才没想到这一点。
除非铁喜是真打算让他从朝堂里滚蛋,否则巴掌打完了,甜枣也就该到了。
………………
王志忠和周启山想的没错,甜枣很快就到了。
铁喜并不打算现在就让王志忠离开,所以自然也不可能让王志忠的脸就这么掉在地上不捡起来。
所以当孙家碗领着圣旨出来的时候,王志忠的名字就出现在第一个了。
这些也都是在尉迟江晚的意料之中。
尉迟江晚心里清楚,自己这事做的瞒不过任何人,铁喜之前默认,一来是对王志忠有些不满,二来也是为了帮他找回上次的面子。
面子找回来了,也就可以了,总不能真把人逼走吧。
不到一个月,皇帝陛下准备下江南的消息就在整个大宋朝内传开了。
消息来到南方后,整个江南和成都府官员都表现的十分兴致高涨。
江南是一个很特殊的区域。
大宋大部分银钱税收都来自这里,大量的人口也都聚集在这里,可真正的权力,从来都掌握在北方。
现在陛下终于要来江南,这无疑是给所有江南的官员注入一份强心剂。
他们要让陛下知道,江南对大宋的重要性,江南的官员也不都是只会收税的废物。
刘承风以及监察太监钟艾,同时收到了消息。
钟艾也是一名老人了,仁宗时期,他就负责监察整个江南的税收工作,论资历,他比张爱还要老。
钟艾在得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开始差人查验整个江南的各处行宫。
旨意虽然说了,不能大规模的修缮行宫,可说是说,做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总不可能皇帝陛下住进一处行宫之后,晚上睡觉时,那处行宫的窗户还会漏风吧?
付子婴将这些全部看在眼里,他不认同张道清的做法,但必须承认,这种做法,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不久之后,刘磊收到了东京方面的消息,告知了他皇帝准备下江南的事情。
刘磊也第一时间将这件事告诉了付子婴。
付子婴没有说什么。
很正常的想法。
付子婴对铁喜整体是很满意了。
无关做法,只看成绩,铁喜目前毫无疑问是大宋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