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犯上,苛待我黄家族人,又蛊惑旁人冲撞真传,死不足惜。”
于是负责管理此地灵谷的管事,还有一干早就犯了众怒的人等,纷纷都被抓鸡仔似的抓起来,当着真传銮驾的面,干脆利落的杀掉。
那些躁动的黄家子弟们,虽然都跋扈,但是并不蠢,他们瞧见自家这边退让了,还借口杀了人,纷纷都偃旗息鼓,白着脸,老老实实的等着黄归山出门。
与此同时。
黄归山站在草屋内,他身着新衣,通过门上的缝隙,看着外面吵闹不堪的一幕。
黄归山那本是欢喜的面孔,忽然又是叹息不已。
“这偌大的黄家,规矩竟然散乱到了如此地步么。”黄归山自语着。
身旁的老妻在侍女们伺候下,也换上了一席新衣。
老妻没听清,对方小步的走到他身旁,低声问:“山郎,你在说什么?”
黄归山捏起老妻的手,发现在灵食和衣袍的滋养下,两人的不说彻底恢复了生机,但也是年轻了不下五岁。
“没什么,只是发现祖峰虽大,寄居却不易。
走吧。”
“嗯。”
随即,黄归山夫妇俩走出。
众力士抬銮、众侍女捧衣、众童子吟咏。
两人直接登上了銮驾,莅临黄耀祖等人跟前。
虽然他们已经出了茅草屋,但是真传銮驾本身就有百丈宽长。
一干的黄家人等,依旧是只能遥遥望着黄归山夫妇,无法靠近相谈。
在黄归山的吩咐下,力士们一声声传话:
“归山不孝,冒犯祖宗,因有不孝弟子余缺,幸得真箓,飞扬跋扈,枉顾祖庭,惊扰先人。
归山惭愧,无颜入祠见庙,今仅以支脉之身,自行上山,负荆请罪,祭拜祖宗,告慰先人……”
等候的黄家人等们,听见后顿时面面相觑,都有些手足无措。
有人想要奔走上前,将真传銮驾拦住。
但銮驾本身便是一件法宝,力士们见有人阻拦,也不好践踏而走,便纷纷脚下踩着云气,踏空飞过了对方。
在黄归山的指引下,众人绕着小道,朝着鳌鱼峰的顶上飞去。
就在刚才,黄归山直接熄灭了认祖归宗的念头。
他既然都已经身在山中了,又何必再执着于“归山”与否。
至于祭祖之事。
哪怕他只是个支脉,也是有资格上山祭祖的,自行前去即可。
等到真传銮驾彻底消失在了眼中,田间地头的黄家人等,方才终于想起来,要连忙将这里的事情禀告给家主他们。
于是黄家家主们议事中,得知黄归山竟然没有赶来祠堂,而是直接朝着山顶上奔去,他们同样是面色变化。
当黄家家主等人从祠堂密室中奔出时,却发现那真传銮驾已经是明晃晃的从祠堂一侧飞过去,他们也不好飞上去,将銮驾直接打下来。
更让众人色变的是,他们隐隐间都听见一声叹息声,眼睁睁看着那銮驾并未被山顶的阵法阻拦,而是云开雾避,直接飞上了山顶。
……………………
另外一边。
余缺赶赴莲花峰后,令随行的七品力士先返回黄家,他则是独自走上了“百步云梯”,
此云梯高耸,又名“龟蛇守云梯”,乃是当前登上莲花峰的唯一路径,且唯有黄山内门及以上的弟子门人才可以攀爬。
一切的外人、道兵、坐骑等等,皆不可涉足。
否则的话,外来者会被黄山的龟蛇二将一口吞下,不死也残。
余缺独行着,他发现百步虽然不多,但是一步一坎间,其落差以丈来计算。
云梯名中的“百步”,应当不是指的凡人百步,而有可能是传言中能“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的上古真人之百步。
足足一刻钟后,他方才跨过云梯,继而登顶莲花峰。
此峰高耸于黄山山脉之上,俯视周遭万里一切等闲,别无旁物。
山峰顶上,庙宇错落,但此处不似光明顶上那般耀眼刺目,建筑反而透露出一种古朴小巧之意。
正中央的庙观,仅仅三丈大小而已,装饰也朴素,红墙青瓦莲花纹,观名“黄山”二字。
但余缺一眼看去,发现此观自然天成,竟给他一种生机勃勃、好似新萌之芽的感觉,此观浑然不像是死物,而更像是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