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当他真的目光真正落定,试图依《佛说面相经》所载,观其业力流转时,眉头却不自觉地微微蹙起。
释道两家,看相均先看印堂。
男子的额头开阔饱满,光洁明亮,只不过看起来有些《佛说妙色王因缘经》所讲的“气韵混沌,业纹交错”之感。
大白话讲叫笼着一层薄雾般,叫相面的法子不大使得下去。
要是按照金老头通读的佛经那些佛偈的话讲,这叫“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既不是什么预示坎坷的晦暗,也非昭示顺遂的光亮,只是一种混沌之象。
天庭看完,再观眼神。
一种油然而生的疏离感叫金镛看得更加玄奇,他眼中交织的的目神彼此疏离又被迫共存,导致神光散而不聚。
“老爷?”林乐怡看金镛眉头紧皱,直道他是看到了什么了不得的所在,忙出声探询。
倒也不是金镛造诣有多高、跟陈伯等人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不然平日里总不会没见过这位首富的面貌,还不一眼就瞧出端倪?
是他今天本想照本宣科地把自己研读的“佛学公式”再掏出来,一条条地往路老板脸上套,这才发现根本他妈的不对啊?
按照他的研究,在释家的相面理论中,这位年轻首富的面相像是被无形之手拨乱的微分方程,所有变量随时都坍缩成奇点。
说他天庭饱满是吧?但云雾笼罩。
说他目神熠熠是吧?却自有疏离。
再看他鼻梁耸立,这是意志坚定、事业运强、财运旺盛的典型特征,但山根处气韵却略显虚浮断续,这叫什么?
在《毗舍浮佛偈》中讲,这是“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意思是这并非短短二十多年哪怕是这一辈子能积累的“业力”。
但人家分明就是首富,就是大艺术家,就是制霸内地电影业、互联网业的雄主啊?
这怎么解释?
再解释就要扯到佛家的因果轮回,只能说是这位路老板几世的福报积累了。
金老头远没有陈伯一眼道破“半分天机”的功力,但这个晚年老迷信鬼神神叨叨之下,也不禁有些头昏脑涨。(148章)
相面这类娱乐把戏,他平日里偶然为之聊以解闷,谁知道第一次动起真格的来,还踏马遇着哥德巴赫猜想了?
本就想着抛却贾悦亭给出的“毒饵”和糖衣炮弹,这下他连敷衍安抚少妻的雅兴也无,直截了当道地沉声:
“阿乐,算了吧,我们安安稳稳在香江过活,龙映台也好、乐视文化也罢,哪怕是这个路宽……”
林乐怡心中大急:“老爷,究竟怎么了?您这不就是顽乐嘛……怎么还……”
“顽乐什么!?”金镛罕见地训斥起她:“请你要拎拎清楚状况!马上要2010年了!现在不是80年代、90年代的情状了!”
“你看看港岛这些人精们,李家成也好、鹰皇也罢,哪个不到内地去揾食啊?”
“路宽是什么人?能在内地做几年的首富还岿然不动,一个敢伸手的人也无,还掌握这么强的舆论资源,能是一般人吗?”
鹰皇暂且不谈,长和李黄瓜在21世纪的这头十年中,对待内地投资只有一个策略:
囤地捂盘。
在一二线城市疯狂拿地,投资鹏城盐田港,参与“西气东输”的国家项目等等一系列组合拳。
等到后期又开始大规模抛售,转而加码欧洲,用于收购英国电网、电信等核心资产。
金镛本就准备和贾悦亭虚与委蛇、稍稍卖个脸面给他们作罢,这一番神神叨叨把自己也搅得心绪不宁了。
要么都说“信则灵”呢?
有些玩意儿真钻进去,确会越想越害怕,譬如黄瓜投资的庄明月楼。
林乐怡被他训得委屈,几乎要掉下泪来,金镛摇头叹道:“我还不懂你的心吗?”
“我想你也要懂一些我才好,哪怕我百年之后,哪里还能叫你继续受苦?”
“只不过这桩事越想越凶险,会晶丽芳我们不好得罪,这个叫人‘看不清,摸不透,搞不懂’的路宽更要避险才是,这件事就不要再提了!”
林乐怡愁闷道:“我自然听你的,有口饭吃、有身衣穿就够了,我只是爱占些小便宜,你别厌烦。”
“哈哈!你不要是在暗讽我吧?真是金镛的老婆,把书里的文字精华都学去了!”
老夫大笑,少妻赔笑,心里再无奈,也只有关心道:“那现在要怎么办?”
“怎么办?”金镛坐回到藤椅上,摩挲着手里用青玉石雕成的“玉兰蕊”笔杆,“你想一想聚贤庄罢。”
“游氏兄弟广发英雄帖,要围杀萧峰。薛神医凭一身绝世医术,成了号召群雄的由头。”
“他去,是因江湖道义难却,但他可曾第一个对萧峰出手?非但没有,最后萧峰破围而出,他也安然无恙。”
“他的核心本事是治病救人,而非打打杀杀。这便守住了根本,谁都难真正怪罪他。”
金镛这大半辈子的年纪总算没有活到狗肚子里去,这乐视文化的股份他眼热,但他知道被砍一刀飙出来的血更热,还疼。
“阿乐啊,江湖风波恶,咱们不行船,便也难湿鞋了。”
“下午叫《明报》过来吧,给了乐视文化卖个面子,再给我们那位小龙女卖个更大的面子,往后再来人都不见了。”
——
因为龙映台和香江文化人士的参与,以及《太平书》幕后沙龙视频在日韩视频网站的流传,关于项目的讨论和热议,已经从整个大中华区开始转向全亚洲。
某种意义上来说,龙映台等人蹭了《太平书》的热度来串联和叫卖自己的正智私货,反之也给这个文化项目制造了地域范围的热度。
只是随着各方论战的加剧,反对党的声音愈发式微了。
毕竟小刘现在近1900万的粉丝摆在这里,还都是活跃度极高的该溜子和战斗狂,这和上一世粉丝们的普遍佛系迥然相异。
加上洗衣粉、洗衣液和历来友好的杰仑、梅燕芳、苏畅等人的粉丝,光是口水都能把公智恶心地不行。
当然,公知是不要脸的,对口水也甘之如饴罢了。
作为被东方压倒的西方,准备《还珠4》上映的湘台、乐视文化和大蜜蜜粉丝们是最无奈的。
眼看“清宫戏属于文化糟粕”这样的论调就要被写进网络舆论的“政治正确”,却对挟煌煌大势而来的《太平书》毫无办法。
直到10号下午,网上突然出现了一段85岁的金镛老爷子接受《明报》的采访视频片段。
这位华人世界的文学巨匠,对近期处于舆论风口的《宫锁心玉》和大蜜蜜如此评价:
近日得见乐视文化新剧《宫锁心玉》片花,剧中饰演洛晴川的杨蜜小姐,予我颇深印象。
忆数年前,张纪中制《神雕侠侣》时,杨蜜曾饰“小东邪”郭襄,灵动机敏、眉眼传神,犹带三分赤子心肠,叫人见之忘俗。
今番再观其新作,已从娇憨少女蜕变为清宫传奇中运筹帷幄的现代奇女子晴川。
杨蜜诠释其机敏慧黠、柔中带刚,眉目间不失灵动,举止间更见风范。
尤其难得者,是她以现代之心境融于古代之躯壳,笑时如春风拂槛,怒时似寒星掠夜,愁时若秋雨沾衣,情态真切、层次分明,竟令这虚构之人跃然屏上,如见其魂。
清宫戏格局宏大、叙事曲折,非有慧心慧眼者不能驾驭。杨蜜小姐能于纷繁宫闱中独显一份澄明与勇敢,暗合我昔日写赵敏、黄蓉等女子“虽万千人吾往矣”之气概,甚合我心。
此番演出,必为其演艺之路又一亮笔。
……
卧槽?我看到了什么?
蜜粉们奔走相告,简直像过年一样热闹!
因为金镛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微博超话瞬间炸开了锅,热搜词条#金镛盛赞杨蜜及新剧《宫》#后面直接跟了个爆字,搜索量迅速上涨。
“金老爷子亲自盖章!谁再说晴川是文化糟粕?”
“肥仙粉丝可以滚了!这是你们一直追捧的说‘肥仙是天选小龙女’的金镛自己讲的,现在还怎么狡辩?”
“要我说内地都是土包子,都喜欢那个穿衣服土掉渣、说话泥石流的某仙,还是港台的文化历史悠久,娱乐产业繁荣。”
“肥仙就知道自吹自擂,用她老公的喉舌给自己吹唢呐敲大鼓,搞得跟踏马二人转似的,别人夸才是真的夸!瞧瞧吧!”
豆瓣八卦组,有人扒出金镛历年夸过的女演员名单:
林青霞东方不败得他一句英气,张敏赵敏被夸神韵七分,现在幂幂是第三个让他写小作文的!
某仙只是被商业吹捧了一句,是金镛卖版权,不能算!
微博大粉“蜜糖罐子”很快就组织剪辑了对比视频,把《神雕》郭襄和《宫》宣传片中晴川的灵动眼神拼在一起,配文“从襄儿到晴川,金镛笔下的侠女魂有了现代脸”。
仙粉被金镛这一套从杨蜜夸到清宫剧的操作搞得有些懵逼,旁人倒也罢了,这位确实是不大好直接开喷的。
毕竟之前仙粉们的话术之一,就是在央视八套的栏目中,剧组展示的金镛这位原著作者对刘伊妃饰演王语嫣的肯定。
现在你个老王八犊子怎么还转投郭襄阵营了,真是晦气!
大蜜蜜更是喜不自胜,连日来的嫉恨、愁闷心绪一扫而空,趁势叫贴身助理“火上浇油”,把金镛的采访视频更广泛地传播一番,把对刘伊妃粉丝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反击贯彻到底。
你们总爱说金镛夸某仙就是小龙女、王语嫣是吧?
现在也夸我杨蜜了怎么说?
否认一个就要否认全部,看你们认不认!
“喂?小许,谢谢你!”横店宾馆中,大蜜蜜躺在床上,小奶音又尖又细:“晚上你来不来……我等你啊……”
电话另一头的煤二代半晌没什么动静,这叫熟知他秉性的大蜜蜜有些奇怪。
平日里虽说其人能力有限、但激情是无限的,怎生这次自己主动献媚讨好,他还爱答不理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