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腌制的腊肉今天刚好可以挂出来。不过今年做腊肉的时间晚了,都还没来得及熏制,今年过年过年就只能吃风干肉和酱腊肉了。
下午各家都在杀鱼,今年老二早有准备,端着一个盆子,去山下围观各家杀鱼,然后端了老大一盆鱼杂回来。
乔静安看到那老大的一盆鱼杂,也是服了!
这个老二,以后长大了去做生意,就靠着这厚脸皮,肯定都能出人头地。
如了老二的意,晚上贺家的晚饭就是白米干饭配红烧鱼杂!
即使家里四个男人解开腰带努力的吃,鱼杂也还剩下半盆。
老二遗憾的看了眼菜盆,“咱们明天早上吃面,用红烧鱼杂拌一拌,肯定香。”
贺勋故意道,“你不是发誓再也不吃面吗?”
“面只是配菜,重要的是鱼杂!鱼杂!”
乔静安往椅子上一趟,“明天的早饭明天再说,你们现在谁去把碗洗了。”
老三溜下椅子,边跑边说,“我去洗脸去啦!”
贺勋看了一眼老大和老二,“今晚上我洗碗。”
老二咧嘴一笑,“爸爸真好!”
贺勋又说,“等过了年,你就七岁了,老大就十一岁了,明年你们两个商量着做家务,一个人洗碗,一个人扫地。”
老大、老二对视一眼,看向他们最温柔的妈妈。
乔静安笑着道,“这个本来是你爸的事情,你们和你爸去商量。”
贺勋在厨房听到了,扭头回了一句,“我还洗衣裳!你们谁要和我换?”
不!和洗衣裳相比,他们还是洗碗、扫地吧!
其实这一年多,老大、老二都很自觉的帮助着她做一些家务,贺勋没在的时候,洗碗、扫地都不用她说。
这会儿,正经接受家务安排,两人都没有多大的反对意见。
就是想偷懒的心偶尔还是会冒出来。
但是,既然逃不过,那就做呗。
到了自由市场开放那一天,一大早找勤务员帮忙,把柴火、铁桶运过去。
乔静安背着揉好的面团和调好的肉糜跟在后面。
孙嫂子帮她提着油桶,一脸心疼,“你说你卖饼子要这么多油干什么?现在油多贵啊!”关键是还贼难买,紧缺的很。
乔静安道,”我做的不是饼,是锅盔,没有油不好吃。”
“不说这个,嫂子,你准备卖什么?”
“我啥也不卖,这不没什么好手艺嘛。”
乔静安看了一眼前面干劲满满的王嫂子,“你也可以卖冰糖葫芦、烤串儿什么的?”
孙嫂子摇摇头,“算了,我怕把本钱一起亏进去。”
到了地方,东西一摆出来,孙嫂子看到一大盆肉糜,心疼的直抽抽,这么多肉,得多少钱?这个锅盔得卖多贵啊?
在家试过一次,现在做就熟门熟路了。
老大帮忙烧火,一会儿功夫,铁桶上面的平底锅就热起来了,她不客气的倒了半斤油进去,孙嫂子直说少倒点!
油热了起来,她在旁边桌上做好的面饼子,放进锅里慢慢煎,热气蒸腾之下,肉饼子的香气慢慢散发开来。
她给面饼子翻了一个面,这会儿已经有人围观了。
老二脖子上挂着一个零钱袋子,和老三站在边上喊,“卖锅盔了,卖锅盔了,八毛钱一个,八毛钱一个!”
听到这么贵的价格,围观的人走了一些。
也有不差钱的还是想买,“熟了没有?”
“稍等一会儿,还要烤一会儿。”乔静安拉开铁桶,把肉饼子放进去,盖上平底锅!
没有烘烤过的锅盔就是肉饼子,是没有灵魂的。
烘烤时,锅盔的香气被彻底激发出来,围观的人更多了。
老二接着喊,“八毛钱一个了,八毛钱一个了,想买的过来排队啊!”
烘烤的差不多了,拉开平底锅,把锅盔拿出来,又把新煎好的肉饼子放进去。
“给我来一个!”
“好勒!”乔静安拿了一张裁好的牛皮纸包着递给他。
老二利索的收钱。
第一锅转眼就卖完了。
孙嫂子也惊了,这么贵的锅盔居然有这么多人抢着买?
老三跺跺脚,“我还没有了,我要吃给别人看的。”
“别急,第二锅给你一个。”老二继续维持队伍。
第二锅做好,给了老三一个,老三拿着锅盔就跑进人堆里吃,一边吃还一边吧唧嘴,“真好吃呀!”
乔静安怕孩子跑远了,“孙嫂子,你帮我看着老三。”
“好,你忙着,我去找老三。”
准备的两大盆面,一上午就卖完了,她已经累的不行了,找人帮忙把铁桶运回去。
王嫂子跟过来,“这一上午就你家生意好,早知道我就站在你摊位前面,守着卖冰糖葫芦了。”
“今天下午我就不去了,明天你来吧。”
“行,王嫂子痛快应了。”
回到家,老二特别兴奋的数钱,这一上午功夫赚了七十六块八毛钱。
“啊,好多钱啊!”
乔静安一身油烟味,中午随便吃了点东西,洗了澡就上床睡午觉,她现在真是手都抬不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
读者“追文少女”,灌溉营养液+10
读者“小土豆”,灌溉营养液+3
读者“黑黑”,灌溉营养液+10
两更完成啦!咱们明天再见!拜~(m.看书小说)更新最快,小哥哥小姐姐记得收藏哦!